李志民
- 作品数:29 被引量:116H指数:7
- 供职机构:大连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卡铂联合胸腺五肽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 2010年
- 目的:探讨卡铂联合胸腺五肽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Ⅲ~Ⅳ期肺癌伴中等量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1例。两组均采用胸腔置管引流联合胸腔药物灌洗,其中治疗组予胸腔注入卡铂400mg、胸腺五肽2mg、地塞米松10mg,对照组予胸腔内注入卡铂400mg、地塞米松10mg。两组均为每周用药1次,连用4次。治疗结束1周后评价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8/21),对照组为57%(12/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发热、骨髓抑制,两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卡铂联合胸腺五肽胸腔内灌洗可有效控制肺癌恶性胸腔积液。
- 高羽李志民
- 关键词:肺癌胸腔积液胸腺五肽卡铂胸腔置管引流
- 胸腔置管干扰素联合顺铂生化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干扰素(INF)联合顺铂(DDP)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9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置管排净胸腔积液后,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7例胸腔注射INF联合DDP,对照组47例胸腔内注射单药DDP,均为每周1次,共1~3次,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毒副作用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4%,高于对照组的68.1%,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85.0%,高于对照组6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胸痛及发热。观察组胸痛及发热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置管IFN联合DDP生化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好,毒副作用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何声秀赵秀娥李志民
- 关键词:干扰素顺铂恶性胸腔积液
- 药敏试验指导下肝癌及肝癌腹腔积液治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药敏试验指导下的肝癌及肝癌腹腔积液化学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性别、年龄与肿瘤类型、分期、腹腔积液量相同的肝癌患者配对,并将配对病例随机分入实验组与对照组。采用MTT法体外检测腹腔积液肿瘤细胞的药物敏感性,实验组选用含肿瘤抑制率较高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联合应用5-氟尿嘧啶、顺铂、表阿霉素方案,对两组患者进行全身化疗和腹腔内化疗。结果:24对配对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腹腔积液治疗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腹腔积液治疗有效率为70.83%,两组腹腔积液治疗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肿瘤治疗有效率为58.33%,对照组肿瘤治疗有效率为33.33%,实验组肿瘤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敏感性试验指导下的肝癌化疗其肿瘤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常规方法用药。
- 袁小林李志民金始宇张春蕾张秀林杨真
- 关键词:药敏试验肝癌癌性腹腔积液
-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 2008年
- 目的:评价采用吉非替尼治疗化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2例化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予吉非替尼250mg每日1次口服直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评价近期疗效、生存期、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结果:CR1例、PR11例、SD18例、PD12例,有效率为28.57、临床受益率为71.43、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为4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1年生存率为45.23;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者占61.90;药物不良反应多为Ⅰ~Ⅱ度皮疹及腹泻。结论:吉非替尼应用于化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的二线或三线治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而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尹良伟马海英李志民刘基巍
- 关键词:吉非替尼非小细胞肺癌疗效
- 癌性胸、腹腔积液蛋白质的提取及静脉回输的临床研究
- 袁小林李志民张秀林宋艳丽张春蕾高文斌
- 本课题研究采用透析、变速离心和抽滤等技术对癌性积液中的蛋白质进行分离,并对该种提取方法蛋白质回收率、提取液蛋白质及其他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对自体癌性腹水蛋白质回输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一、癌性基液蛋白质的分离提取的研...
- 关键词:
- 关键词:蛋白质癌性积液静脉回输
- 吉非替尼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9年
-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中的疗效。【方法】在本院治疗的Ⅳ期NSCLC患者72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8),对照组给予顺鋪联合培美曲赛治疗,观察组给予顺粕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31/3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58%(31/38),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0观察组骨髓抑制、腹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片段21-1(CYFRA21-1)及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体生存期分别为9个月和13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5个月和9个月(P<0.05)。【结论】Ⅳ期NSCLC患者采用吉非替尼化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降低CEA、CYFRA21-1及SCCA水平,值得临床使用。
- 潘鑫焱李志民
- 多西他赛对比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探讨
- 2018年
- 目的对比分析多西他赛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治疗的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实施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实施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1年生存率与观察组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不良反应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的肝功能损害及肾功能损害与观察组相比,差异不大,统计学无意义(P> 0.05)。结论采用多西他赛+顺铂及吉西他滨+顺铂两种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其临床效果相当,虽然不良反应差异明显,但经治疗后,患者均可耐受,二者都可作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方案。
- 杜敏孙卓霍伟李志民
- 关键词:多西他赛吉西他滨顺铂非小细胞肺癌
- DC-CIK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的效果及对Nrf2、ARE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晚期胃癌患者接受DC-CIK免疫治疗联合常规化疗120例作为联合组,常规化疗晚期胃癌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时间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统计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变化,并检测血清中Nrf2、ARE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联合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免疫细胞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联合组治疗后IgG、IgM、IgA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联合组Nrf2、ARE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客观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CIK免疫治疗联合化疗能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Nrf2、ARE蛋白表达水平,不良反应较少。
- 杜敏李志民霍伟
- 关键词:胃癌化疗
- 热化疗与化学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肺癌是当前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多数国家明显升高,尤其在发达国家中,在男性常见恶性肿瘤中占首位,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肺癌在我国城市当中占常见恶性肿瘤的首位,在农村占第3位,发病率也有明显增高的趋势。
- 于晓旻李志民
- 关键词:药物疗法透热疗法
- 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氟尿嘧啶及其衍生物一直是晚期结直肠癌治疗的主要药物,直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伊立替康(Irinoteean,CPT-11)、卡培他滨(Capectabine)以及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Cetuximab,C-225)和贝伐单抗(Bevacizumab)等新药问世以来,晚期大肠癌的近期有效率及生存期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 高羽李志民
- 关键词:晚期结直肠癌氟尿嘧啶伊立替康亚叶酸靶向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