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建林

作品数:281 被引量:842H指数:15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4篇期刊文章
  • 116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7篇医药卫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9篇心病
  • 79篇冠心病
  • 70篇动脉
  • 48篇心绞痛
  • 48篇绞痛
  • 47篇病患
  • 44篇血压
  • 44篇冠状
  • 44篇冠状动脉
  • 43篇高血压
  • 30篇心肌
  • 29篇蛋白
  • 28篇型心
  • 26篇血管
  • 26篇血小板
  • 24篇型心绞痛
  • 24篇糖尿
  • 24篇稳定型心绞痛
  • 24篇不稳定型心绞...
  • 20篇动脉粥样硬化

机构

  • 264篇海南省人民医...
  • 36篇华中科技大学
  • 7篇山西医科大学...
  • 6篇同济医科大学
  • 5篇文昌市人民医...
  • 4篇海南医学院
  • 4篇同济医科大学...
  • 3篇广东省人民医...
  • 3篇湖南省人民医...
  • 3篇南华大学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南大学
  • 3篇海南省妇幼保...
  • 3篇三亚市人民医...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黑龙江省医院

作者

  • 273篇马建林
  • 116篇李斌
  • 107篇苏哲坦
  • 99篇王圣
  • 89篇林劲
  • 86篇陈关良
  • 73篇王卫
  • 64篇李新明
  • 51篇张敬文
  • 51篇吴忠
  • 41篇吴明
  • 36篇马立宁
  • 35篇刘时武
  • 30篇王天松
  • 24篇王青
  • 23篇廖旺
  • 23篇乔平
  • 22篇毛焕元
  • 20篇张家明
  • 12篇张银环

传媒

  • 28篇海南医学
  • 15篇医学新知
  • 13篇临床心血管病...
  • 12篇心脏杂志
  • 11篇中国医药
  • 9篇第15届中国...
  • 6篇第16届中国...
  • 5篇中华老年心脑...
  • 4篇岭南心血管病...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 4篇中华心血管病...
  • 4篇中国热带医学
  • 4篇中国循证心血...
  • 4篇江苏实用心电...
  • 4篇THE 23...
  • 3篇中国综合临床
  • 3篇同济医科大学...
  • 3篇心功能杂志
  • 3篇中华高血压杂...
  • 3篇THE 22...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12篇2017
  • 19篇2016
  • 9篇2015
  • 23篇2014
  • 19篇2013
  • 22篇2012
  • 23篇2011
  • 10篇2010
  • 12篇2009
  • 6篇2008
  • 26篇2007
  • 11篇2006
  • 12篇2005
  • 6篇2004
2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小板膜糖蛋白、血小板聚集率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中的意义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P)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T)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16例冠心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P组,3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38例),UAP并高血压病(UH组,42例),并选取48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按心绞痛发作情况将冠心病患者再分成有事件组(56例)和无事件组(60例)。测定各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LDL-C)、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GP、及PAgT水平,并对有事件组患者PAgT水平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四组间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MDA、GP、及PAg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事件组GP、PAgT及MDA水平均较无事件组明显升高(P均<0.05),且有事件组患者PAgT水平与GP及MDA水平相关性分析发现均呈明显正相关(P均<0.05)。结论 GP、PagT升高以及脂质过氧化损伤在冠心病患者心绞痛事件发生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高血压病可以加重这一病理过程。
马建林马立宁张银环张家明李大主林劲张敬文王圣苏哲坦李斌陈关良王卫
关键词:冠心病高血压血小板膜糖蛋白类血小板聚集
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止凝血分子标记物的测定及意义
2006年
马建林王圣李新明苏哲坦李斌王卫陈关良吴忠林劲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老年冠心病血栓形成前状态血栓性并发症NIDDM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心肌桥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心肌桥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择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心肌桥的患者,其收缩期狭窄≥75~90%,狭窄长度8~18mm。3例置入BX支架,2例置入AVE支架,1例置入R-stent。结果 支架置入后即刻冠脉造影显示心肌桥压迫影像消失,术后无胸闷、胸痛发作,随诊6~18个月症状未复发。结论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心肌桥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对治疗小血管性心肌桥依然有效。
李斌李新明陈关良王圣王天松王卫马建林苏哲坦
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心肌桥疗效冠状动脉造影
激活β_3肾上腺素能受体对心衰家兔室性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心率震荡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给予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激动剂及抑制剂其对心力衰竭兔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构建容量及压力负荷型心力衰竭家兔模型,动态心电图同步记录给药期间心律失常并进行心率变异性与心律震荡分析,比较平均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低频成分(LF)、高频成分(HF)、低频与高频比值(LF/HF)、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结果给予β3-AR激动剂显著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P<0.05),增加SDNN、LF、HF、LF/HF值(P<0.05)及降低TO值,增加TS值(P<0.05),给予β3-AR抑制剂可以拮抗上述效应。结论激动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可减少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可能与其对交感神经张力平衡相关。
李海涛吴明马建林林劲张敬文王裕岱韩丽娟
关键词: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室性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心率震荡
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再灌注损伤的防治──镁盐疗法被引量:2
2000年
马建林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肌再灌注损伤
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
2005年
目的应用无创动态血压监测的方法探讨老年高血压的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年龄≥60岁及<60岁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各100人,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观察24小时、白天及夜间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及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结果两组患者在吸烟史、糖尿病史、血脂异常方面没有差异。老年组在女性、冠心病、脑卒中方面多于对照组。老年组24小时、白天及夜间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分别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特点主要是以收缩压增高为主,昼夜节律消失。
王天松宋现涛马建林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动态血压
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体内脂蛋白(a)与纤溶系统的相关性研究
<正>目的观察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合并高血压病(HBP)患者体内脂蛋白(a)[Lp(a)]和纤溶系统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择心绞痛(AP)116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36例,UAP患者38例,UAP...
马建林廖旺李斌马立宁林劲张敬文王圣苏哲坦陈关良王卫
文献传递
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与血清SOD、丙二醛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探讨CH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HD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20例和稳定性心绞痛(SA)患...
马建林王圣李新明苏哲坦李斌陈关良吴忠王卫林劲张敬文
关键词:冠心病血管内皮功能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
文献传递
血清Trx1、FGL2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清硫氧还蛋白1(Trx1)、纤维蛋白原样蛋白2(FGL2)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15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根据心功能Killip分级分为Ⅱ级组54例、Ⅲ级组57例、Ⅳ级组47例。另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入院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患者血清Trx1、FGL2水平;观察组患者出院后随访2年,并根据是否出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Trx1、FGL2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FG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Trx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Killip分级Ⅳ级组患者血清Trx1水平明显低于Ⅱ级组、Ⅲ级组(P<0.05),血清FGL2水平明显高于Ⅱ级组、Ⅲ级组(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Trx1、LVEF均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而年龄、血清FGL2及血尿酸、血肌酐、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两组心功能Killip分级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高)、心功能Killip分级为Ⅳ级、Trx1下降、FGL2升高均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Trx1、FGL2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7、0.811,两者联合检测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89。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Trx1水平降低,FGL2水平升高,且血清Trx1、FGL2水平与患者心功能分级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辅助性指标
张丽红李海涛马建林周燕黄德伦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预后
药物洗脱支架对吻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药物洗脱支架对吻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可行性、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在我院行经皮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连续入选分叉病变患者。入选标准包括:(1)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各型冠心病(隐匿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
李新明王天松李斌王圣陈关良王卫马建林王青苏哲坦
文献传递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