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戎咏华

作品数:194 被引量:485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7篇期刊文章
  • 50篇会议论文
  • 35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0篇金属学及工艺
  • 7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7篇理学
  • 6篇电气工程
  • 3篇冶金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5篇合金
  • 49篇马氏体
  • 37篇相变
  • 36篇淬火
  • 23篇纳米
  • 23篇淬火冷却
  • 22篇奥氏体
  • 21篇马氏体相
  • 21篇马氏体相变
  • 19篇形状记忆
  • 19篇回火
  • 17篇形状记忆合金
  • 17篇记忆合金
  • 14篇水淬
  • 13篇Q
  • 11篇塑性
  • 10篇晶体
  • 9篇相变诱发塑性
  • 8篇力学性能
  • 8篇马氏体转变

机构

  • 191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宝钢集团中央...
  • 4篇上海理工大学
  • 3篇交通大学
  • 2篇上海材料研究...
  • 2篇中国工程物理...
  • 2篇上海工程技术...
  • 2篇宝钢特钢有限...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钢铁研究总院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聊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南工业大学
  • 1篇上海海事大学
  • 1篇上海博物馆
  • 1篇江苏天舜金属...

作者

  • 194篇戎咏华
  • 44篇陈乃录
  • 38篇徐祖耀
  • 36篇左训伟
  • 28篇郭正洪
  • 22篇陈世朴
  • 20篇王晓东
  • 19篇张骥华
  • 16篇胡赓祥
  • 16篇万见峰
  • 11篇崔严光
  • 10篇贾晓帅
  • 9篇孟庆平
  • 9篇黄宝旭
  • 8篇王利
  • 8篇钟宁
  • 7篇文九巴
  • 7篇李戈扬
  • 7篇李伟
  • 7篇王林

传媒

  • 2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2篇电子显微学报
  • 14篇金属学报
  • 9篇热处理
  • 7篇金属热处理
  • 7篇第十一届全国...
  • 5篇材料热处理学...
  • 4篇理化检验(物...
  • 4篇机械工程材料
  • 4篇中国有色金属...
  • 4篇第七届全国固...
  • 3篇全国新材料及...
  • 3篇2005年全...
  • 2篇功能材料
  • 2篇中国科学(E...
  • 2篇第八届全国固...
  • 2篇第九届全国固...
  • 2篇第十一次全国...
  • 2篇第十次全国电...
  • 1篇钢铁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11篇2015
  • 22篇2014
  • 11篇2013
  • 15篇2012
  • 9篇2011
  • 10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12篇2006
  • 8篇2005
  • 5篇2004
  • 8篇2003
  • 5篇2002
  • 12篇2001
  • 11篇2000
1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变体电子衍射花样的研究方法
1997年
在固态相变中,析出相通常与基体具有一定的晶体学取向关系.当析出相所属的晶系与基体不同时,将产生在同一取向关系下的不同变体.多种变体的出现必然导致复合电子衍射花样和相结构分析的困难.本文发展一种研究上述变体电子衍射的通用方法,并以Inconel718合金中的γ″相为例,详细说明了步骤.
戎咏华Gao MingWei R.P
关键词:析出相变体晶体结构
新型MQ-P-T技术在高铬铸球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利用水和空气作为淬火介质,对直径为80 mm的Fe-2.4C-12Cr高铬铸球进行多循环淬火-分配-回火(MQ-P-T)处理,并与常规正火和油淬处理后的同尺寸试样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微观表征技术,对MQ-P-T处理后高铬铸铁的强韧化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经MQ-P-T处理后的高铬铸球径向硬度平均值约为60 HRC,比空冷铸球径向平均硬度约高出17 HRC,比油淬处理试样约提高5 HRC。经MQ-P-T处理后铸球冲击韧度平均值达到12.6 J/cm2,约为空冷冲击韧度的4倍,约为油淬冲击韧度的2倍。经MQ-P-T处理后铸球具有高的硬度和硬度均匀性,其冲击性能亦大大提高。经MQ-P-T处理后铸铁优异的力学性能主要归因于马氏体基体、相当数量的二次碳化物和稳定的残留奥氏体组织。
董达善贾晓帅左训伟陈乃录戎咏华
关键词:马氏体碳化物残留奥氏体强韧化机制
真空感应熔炼低气体含量32CrMnSi2Ni6MoV的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真空感应熔炼低气体含量的32CrMnSi2Ni6MoV高强钢的最佳工艺,包括专用原材料的选择,熔化速率精炼温度和时间的控制等。采用确定的工艺,使钢中氮质量分数小于15×10-6,氧质量分数小于5×10-6,为材料性能达到Rm≥1 800 MPa、Aku≥70 J提供了保证。
姚力强张杉张景海戎咏华
关键词:真空感应高强钢真空度
铁素体/渗碳体界面结构的重合位置点阵模拟
本文选取具Bagaryatsky取向的珠光体为例,通过近似重合位置点阵模拟铁素体/渗碳体的界面结构,以期解释珠光体生长过程中显现的结构特征.
王志成郭正洪戎咏华徐祖耀
关键词:铁素体渗碳体珠光体结构特征
文献传递
新型Q-P-T处理纳米马氏体钢的研究
近年来,美国和欧洲国家出于对逐渐提高的安全标准以及降低汽车重量而减少CO2排放量的考虑,把发展新一代汽车用高强度、轻量化钢铁材料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已开发出的高强度钢和超高强度钢有低合金钢、双相钢、TRIP钢、TWI...
戎咏华王晓东钟宁王利
关键词:马氏体钢力学性能奥氏体纳米材料
文献传递
EBSD在马氏体变体间位向关系测定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0年
利用EBSD研究了0.33wt.%C碳钢中原奥氏体同一晶粒内的板条马氏体的形态和晶体学特征。在无残留奥氏体的情况下,由于EBSD检测结果的分散性,用对称性高的低指数极图(如{001}bcc极图)并不能很好地区分K-S取向关系和N-W取向关系。本文采用非对称性的高指数{123}bcc极图,可以区分两种取向关系。结果表明,此材料的马氏体取向分布基本符合K-S关系。利用极图与矩阵运算的方法,标定原奥氏体同一晶粒内24个满足K-S关系的变体,揭示了24个马氏体变体间特定的结合规律。
张美汉许为宗郭正洪王晓东戎咏华
关键词:板条马氏体位向关系晶体学EBSD取向差
fcc结构晶体层错的自身能及其交互作用能的嵌入原子法计算被引量:5
2000年
采用嵌入原子法计算了不同价电子Cu ,Ag ,Au ,Ni和Al 5种金属的层错能 .结果表明 ,层错能主要受金属键能和点阵常数的影响 ,因而单价fcc结构的不同金属不应具有相同的层错能 ,这与Attree的预测不同 .间隔为一层 { 111}面的两个层错的交互作用能其计算值约为层错自身能的 1/ 4 0~ 1/ 2 50 .当层错间隔两个或以上的密排层面时 ,其交互作用能为零 .不考虑孪晶形成后的晶格松弛 ,孪晶能正好为单个内禀层错能的一半 ,单个外禀层错能几乎等于内禀层错能 ,这与由原子间的Lennard Jones力计算得到的结果相近 ,而与Attree得到的结果不同 .
何刚戎咏华徐祖耀
关键词:层错能EAM晶体缺陷
淬火-碳分配-回火钢低温组织和性能的研究
Fe-0.25C-1.5Mn-1.2Si-1.5Ni-0.05Nb(质量分数%)钢通过淬火-碳分配-回火(Q-P-T)工艺强度可达1200 MPa以上兼具良好塑性(大于15%),显微组织为位错型板条马氏体、微合金碳化物和...
周澍张柯顾剑锋戎咏华
关键词:TRIP效应碳化物马氏体相变
形状记忆合金中的马氏体变体在外场下的再取向和再分布机制(英文)
2012年
利用相场方法研究了马氏体变体在循环应力作用下再取向和再分布的微观机制。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外应力的增加,在孪晶界面会出现母相的形核和长大,以此实现变体间的转化,这是3种变体转化为2种变体的主要再取向机制;卸载后消失的变体在孪晶界面重新形核并长大以完成系统内微观组织的再分布。在Mn-Cu合金中这种机制是控制循环载荷下形状记忆效应产生的主要机制。
崔严光万见峰满蛟张骥华戎咏华
关键词:应力相场
纳米薄膜晶粒生长的厚度效应
本论文采用各向异性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不同厚度的纳米薄膜退火过程中的晶粒尺寸演化,并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纳米多晶薄膜,从理论模拟和实验两方面对纳米薄膜中的厚度效应进行研究。理论模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Burke方程不能准确描述...
安之南丁洪胡逝粱戎咏华
关键词:晶粒生长蒙特卡罗磁控溅射
文献传递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