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正洪

作品数:52 被引量:182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金属学及工艺
  • 25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9篇马氏体
  • 15篇相变
  • 11篇合金
  • 10篇马氏体相
  • 10篇马氏体相变
  • 10篇奥氏体
  • 8篇淬火
  • 6篇形状记忆
  • 5篇形状记忆合金
  • 5篇回火
  • 5篇记忆合金
  • 4篇显微组织
  • 4篇奥氏体化
  • 3篇原子力显微镜
  • 3篇渗氮
  • 3篇渗碳
  • 3篇渗碳体
  • 3篇塑性
  • 3篇气体渗氮
  • 3篇氢脆

机构

  • 5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钢铁研究总院
  • 1篇上海海事大学
  • 1篇宝钢集团中央...
  • 1篇桂林福达重工...
  • 1篇桂林福达曲轴...
  • 1篇江苏天舜金属...

作者

  • 52篇郭正洪
  • 28篇戎咏华
  • 11篇徐祖耀
  • 11篇陈世朴
  • 11篇顾剑锋
  • 7篇陈乃录
  • 6篇左训伟
  • 4篇石玮
  • 3篇黄峰
  • 3篇王志成
  • 3篇杨继兰
  • 2篇曾真
  • 2篇李传维
  • 2篇王晓东
  • 2篇孟庆平
  • 2篇张骥华
  • 2篇李小龙
  • 2篇张柯
  • 2篇王颖
  • 2篇许为宗

传媒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金属学报
  • 4篇电子显微学报
  • 3篇高等工程教育...
  • 3篇材料热处理学...
  • 2篇金属热处理
  • 2篇机械工程材料
  • 2篇热处理
  • 2篇全国新材料及...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金属世界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第九届全国固...
  • 1篇第七届全国固...
  • 1篇第十一次全国...

年份

  • 1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铁素体/渗碳体界面结构的重合位置点阵模拟
本文选取具Bagaryatsky取向的珠光体为例,通过近似重合位置点阵模拟铁素体/渗碳体的界面结构,以期解释珠光体生长过程中显现的结构特征.
王志成郭正洪戎咏华徐祖耀
关键词:铁素体渗碳体珠光体结构特征
文献传递
EBSD在马氏体变体间位向关系测定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0年
利用EBSD研究了0.33wt.%C碳钢中原奥氏体同一晶粒内的板条马氏体的形态和晶体学特征。在无残留奥氏体的情况下,由于EBSD检测结果的分散性,用对称性高的低指数极图(如{001}bcc极图)并不能很好地区分K-S取向关系和N-W取向关系。本文采用非对称性的高指数{123}bcc极图,可以区分两种取向关系。结果表明,此材料的马氏体取向分布基本符合K-S关系。利用极图与矩阵运算的方法,标定原奥氏体同一晶粒内24个满足K-S关系的变体,揭示了24个马氏体变体间特定的结合规律。
张美汉许为宗郭正洪王晓东戎咏华
关键词:板条马氏体位向关系晶体学EBSD取向差
先进高强度钢氢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15年
综述了先进高强度钢氢脆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双相钢、相变诱发塑性钢、孪生诱发塑性钢、淬火-配分钢等材料中的氢脆特征、断裂模式、断口形貌特点以及相关的断裂机制,为揭示先进高强度钢的氢脆机理及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
罗洁郭正洪戎咏华
关键词:氢脆双相钢相变诱发塑性钢
用于描述奥氏体/马氏体界面的修正模型被引量:2
2010年
在择优态存在的前提下,以修正Landau多项式描述奥氏体/马氏体的界面特征.以母相弹性模量、择优态能量和马氏体相变驱动力为参数,利用Ginzburg-Landau理论计算了奥氏体/马氏体的界面结构及相关性质.结果表明,奥氏体/马氏体界面存在一个序参量变化缓慢的平台,这个平台对应于点阵结构既非奥氏体也非马氏体的过渡区域.通过对奥氏体/马氏体界面宽度和界面能的计算,表明本模型可很好地解释一些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程宁郭正洪孟庆平
关键词:马氏体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在线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被引量:2
2021年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线上教学成为了各高校的主要教学手段。如何高效地开展线上教学,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材料科学基础"为例,采用MOOC+ZOOM+CANVAS三大平台有机融合,探索在线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工科类专业基础课中的适用性和教学效果。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从课程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学习数据收集、调查问卷及学生主观评价等方面全方位验证了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
王晓东郭正洪疏达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平台
Fe-Mn-Si合金中热诱发hcp(ε)马氏体的细微结构
本文通过HRTEM观察对Fe-30Mn-6Si形状记忆合金中热诱发hcp(ε)马氏体的结构及其形成进行了分析,表明即使规则堆垛的hcp(ε)马氏体也并非一定是由极轴机制产生的单变体,同时,当hcp结构形成后原子还需要经过...
郭正洪戎咏华陈世朴徐祖耀
文献传递
淬火-配分-回火钢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对不同温度淬火的含碳化钒颗粒的淬火-配分-回火(quenching-partitioning-tempering,Q-P-T)钢以不同的试验力和试验时间进行了干滑动摩擦磨损试验,并借助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能谱分析研究了摩擦磨损试验前、后试样的表面形貌和磨屑的成分,并与不含碳化物的淬火-配分(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Q&P)钢作了对比,目的是揭示其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热处理后Q-P-T试样的显微组织由马氏体、残留奥氏体和碳化钒颗粒组成;摩擦磨损试验前QPT试样的残留奥氏体含量(体积分数)为9%~15%,摩擦磨损试验后残留奥氏体含量大多低于3%,说明在摩擦磨损试验过程中残留奥氏体发生了马氏体相变;相同磨损试验条件下,QPT试样的耐磨性明显低于Q&P试样,其磨损机制主要是黏着磨损、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
张霆威杨继兰郭正洪顾剑锋刘庆冬
关键词:摩擦磨损性能马氏体相变残留奥氏体碳化钒
共析钢室温冷拔时渗碳体组织演变机理初探
本文对共析钢室温冷拔时渗碳体组织演变进行了研究。文章通过观察经剧烈冷拔后共析钢的微观形貌,揭示了共析钢的室温行为特征,并探讨了渗碳体的塑性形变及溶解机理。
李伟闵娜金学军郭正洪
关键词:共析钢渗碳体固态相变
文献传递
蒙特卡罗模拟和实验验证纳米薄膜晶粒生长的厚度效应被引量:1
2010年
利用各向异性的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纳米薄膜在退火过程中的晶粒生长。模拟结果显示,纳米薄膜的厚度效应并非体现在晶粒生长的整个过程中,而是仅当平均晶粒尺寸达到厚度的0.8~1.2倍时才明显表现出来。为描述这种晶粒生长的动力学过程,需要对Burke方程添加一个与晶粒平均尺寸和薄膜厚度之比相关的因子进行修正。Ni/SiO2纳米多层薄膜晶粒生长的试验结果证明了修正方程的合理性。通过比较溶质拖曳、第二相拖曳和厚度效应的动力学方程,提出了一个更为普遍适用的动力学方程。
安之南郭正洪戎咏华
关键词:蒙特卡罗模拟晶粒生长
残余奥氏体增强低碳Q-P-T钢塑性的新效应被引量:26
2012年
低碳Fe-0.25C-1.48Mn-1.20Si-1.51Ni-0.05Nb(质量分数,%)钢通过新型Q-P-T工艺处理后获得高的抗拉强度和良好延伸率的综合性能.对该低碳Q-P-T钢在拉伸过程中残余奥氏体含量的XRD测定和形变孪晶马氏体的TEM观测,证明了相变诱发塑性(TRIP)效应的存在.基于形变过程中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中的平均位错密度测定和TEM的观察,验证了在中碳钢中最新发现的残余奥氏体吸收位错(DARA)新效应在低碳钢中同样存在,由此提出了DARA效应产生的条件,阐明了残余奥氏体增强高强度钢塑性的机制.
王颖张柯郭正洪陈乃录戎咏华
关键词:高强度钢残余奥氏体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