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兵

作品数:63 被引量:496H指数:15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篇天文地球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1篇地震
  • 19篇形变
  • 16篇块体
  • 11篇地壳
  • 11篇地震活动
  • 10篇青藏块体
  • 9篇断层
  • 9篇断层形变
  • 7篇强震
  • 6篇点云
  • 6篇东北缘
  • 6篇青藏块体东北...
  • 6篇北缘
  • 5篇地形变
  • 5篇前兆
  • 5篇重力场
  • 4篇地壳运动
  • 4篇地震前
  • 4篇地震预报
  • 4篇地震预测

机构

  • 54篇中国地震局
  • 11篇西安交通大学
  • 6篇国网江苏省电...
  • 5篇中国地震局地...
  • 4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青海省地震局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中国地震应急...

作者

  • 63篇陈兵
  • 32篇江在森
  • 25篇王双绪
  • 24篇张希
  • 16篇张晓亮
  • 11篇薛富平
  • 10篇张四新
  • 10篇祝意青
  • 7篇崔笃信
  • 7篇陈文胜
  • 6篇王庆良
  • 5篇王继英
  • 4篇胡亚轩
  • 3篇刘文义
  • 3篇李辉
  • 3篇赵振才
  • 2篇马宗晋
  • 2篇李振荣
  • 2篇王三红
  • 2篇马文静

传媒

  • 9篇中国地震
  • 7篇大地测量与地...
  • 4篇地震学报
  • 3篇西北地震学报
  • 3篇地震地磁观测...
  • 3篇高原地震
  • 2篇地震地质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地震
  • 2篇庆祝中国地震...
  • 2篇中国地震学会...
  • 2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地壳形变与地...
  • 1篇地震研究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内陆地震
  • 1篇四川地震
  • 1篇地学前缘
  • 1篇邢台地震40...
  • 1篇中国八级大震...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09
  • 2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10篇2003
  • 4篇2002
  • 6篇2001
  • 11篇2000
  • 7篇1999
  • 3篇1998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昆仑山口西大震的垂直形变过程
<正> 2001年11月14日在东昆仑断裂带西段,青藏高原北部地区(36.2°N,90.9°E)的昆仑山口西发生了8.1级大震。在震区东侧外围区,国家测绘局沿青藏公路布设有一等水准线路,测量年代分别为1979年和1991...
张四新王双绪陈兵
文献传递
一种电网信息模型GIM转换为点云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信息模型GIM转换为点云的方法,本发明首先通过逐级读取GIM模型中的CBM、DEV、PHM和FAM文件,获取相关信息;然后解析MOD、STL文件,实现MOD或STL模型至点云模型的转换;再通过各级系统...
杜长青陈兵俞越中孙铭泽袁星陈锋王子涵
区域垂直应变率动态图像与丽江(M_S7.0)、门源(M_S6.4)等强震关系的研究
2000年
利用从区域精密水准重复测量资料中分离提取区域性垂直应变率与跨断层形变观测相配合生成的动态图像方法 ,分析了发生于滇西和祁连山 -河西地形变监测区及附近的丽江(MS7 0 )、门源 (MS6 4 )等中强以上地震过程中的区域垂直应变率动态演化特征 ;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孕震过程区域垂直应变率动态信息的时空非均匀性与应变能积累状况的研究探讨 ,提出了一些根据区域垂直应变率动态信息判定中短期强震危险区的判据。
王双绪江在森张希陈兵
关键词:动态图像强震预测地震
景泰5.9级地震前后的重力变化研究被引量:34
2001年
通过对河西地区重力复测资料进行系统分析 ,从动态的观点研究了 2 0 0 0年 6月 6日景泰 5 9级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的重力场演化特征。重力场动态图像较清晰地反映了本区重力场的准均匀态→地震孕育的非均匀态→发震的演化过程 ,还分析研究了特征重力变化与强震活动的关系。
祝意青陈兵张希张四新
关键词:重力场演化景泰地震地震预报强震活动
断层形变趋势变化研究——垂直形变趋势累积率D_c值被引量:15
2000年
通过对跨断层测量特点的分析,提出断层运动中趋势性成分具有反映区域地壳形变及应变能累积程度的意义。据此建立形变趋势累积率的概念,推导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并对其性质及物理意义作了初步解释。震例计算表明,该指标能够反映区域地壳的背景活动强度,对中强地震亦具有较强的敏感性。
陈兵江在森胡斌
关键词:断层形变地震地质
一种高性能直波导型电光相位调制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直波导型电光相位调制器及其制备方法,电光调制器具有平板电容型结构,包括相当于介质层的单晶与单晶上下表面的电极层。单晶为二元(1‑x)Pb(Mg<Sub>1/3</Sub>Nb<Sub>2/3</Su...
徐卓赵烨符小湉庄永勇魏晓勇王三红陈兵李振荣
孕震过程应力-损伤耦合效应与地表重力场变化的理论关系研究
本文引入损伤力学研究方法,提出孕震过程中地壳破坏的应力-损伤模型。利用应变等效性假设,推导了地壳体的应力-损伤耦合效应与地表重力变化之间的理论关系。模拟了震前重力演化的不同类型,结果与典型震例符合较好。
陈兵楼志文
关键词:重力场
文献传递
中国西部断层形变趋势异常特征与地震活动关系研究被引量:39
2000年
运用地壳形变趋势累积率DC 值对中国西部跨断层形变的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断层活动引起的形变累积的区域图像并对其孕震意义进行了讨论。综合分析了断层形变的时域演化类型及 1995~ 1996年前后断层形变出现大范围异常的变化特点 ,明确提出 :1995~ 1996年是 90年代以来中国西部断层网络活动的转折点 ,它与中国西部地震活动主体区的转换 ,亦即青藏块体及周边构造应力场的强、弱阶段交替与作用区间的变化密切相关 ,对1996年中国西部地震活动整体格局的改变具有中短期预兆意义。在此基础上 ,对其力学机制及块体运动背景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 1988~ 1996年北东向 6级地震条带和 1997~ 1999年北西向 5级地震条带的形成 ,从力学原理上证明中国西部目前处于南北向应力相对减弱 ,东西向应力相对增强并起主导作用的状态。
陈兵江在森赵振才
关键词:断层形变地震活动
民乐—山丹地震的区域构造变形背景与中短期前兆
利用青藏块体北缘地区截止2003年的GPS与跨断层短水准流动观测资料,借助负位错模型及应变强度比时变曲线,研究了与2003年10月25日民乐-山丹MS6.1,MS5.8级地震孕育有关的区域构造变形背景与中短期前兆异常。分...
张希王双绪崔笃信张晓亮薛富平陈兵
关键词:负位错模型中短期前兆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前兆台网分布及前兆监测能力被引量:1
2003年
收集了青藏高原北部地区流体、形变、电磁三大学科90个定点前兆观测台项和69个跨断层流动测量场地的基础资料,提出前兆反映能力的概念和计算其空间分布的方法,对该区前兆观测台网的分布、前兆反映能力和监测能力进行了分析。
马文静都昌庭张晓清陈兵张元生李英马玉虎
关键词:青藏高原北部前兆台网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