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梅
- 作品数:15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抗人内皮抑素的单克隆抗体及其杂交瘤细胞系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抗人内皮抑素的单克隆抗体及其杂交瘤细胞系与应用,目的是提供能与人内皮抑素专一结合的单克隆抗体。本发明拥有能够分泌与人内皮抑素专一结合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保藏号为:CGMCC № 1137。本发明所得单...
- 冯怡冯玉梅马清钧朱旭东
- 重组人内皮抑素滴眼液抑制小鼠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研究被引量:12
- 2005年
- 目的 检验重组人内皮抑素对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效果,探索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用MTT方法检验重组内皮抑素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用重组人内皮抑素滴眼液,治疗小鼠角膜碱烧伤导致的角膜新生血管形成。 结果 重组人内皮抑素 10μg/mL时可抑制bFGF刺激下HUVEC的增殖,抑制率达到 42 1% (P<0 05); 100μg/mL的内皮抑素可抑制碱烧伤诱导的小鼠角膜新生血管形成,治疗 7d时新生血管长度较未治疗组减少 30 9%(P<0 01),新生血管化面积减少了 13 7% (P<0 01)。 结论 内皮抑素特异地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抑制碱烧伤诱导的小鼠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可能成为临床上预防、治疗相关眼科疾患的药物。
- 冯怡冯玉梅朱旭东马清钧
- 关键词:内皮抑素角膜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形成
- CD81在正常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的表达
- 2008年
- 目的:观察CD81在正常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的表达。方法:用抗CD81抗体EAT2对正常大鼠RPE组织切片及体外培养RPE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H121对RPE组织进行CD81蛋白的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正常大鼠视网膜的色素上皮细胞膜表面呈CD81的阳性染色,体外培养的大鼠RPE也呈CD81阳性表达;Western blot分析RPE层蛋白出现CD81阳性条带。结论:正常大鼠的RPE层可以表达CD81。
- 曹利群马志中刘敬卢华冯玉梅
- 关键词:CD81视网膜RPE
- 抗CD81抗体对培养大鼠RPE增殖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观察抗CD81抗体EAT2和H121对培养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pigmentepithelium,RPE)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将2,10mg/L抗CD81抗体EAT2与H121加入体外培养大鼠RPE中,7d后以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结果:加入抗CD81抗体后RPE增殖活性下降,10mg/LEAT2对RPE的细胞生长抑制率达72.7%。抑制作用的强弱随抗体种类及抗体浓度的不同而不同。结论:抗CD81抗体EAT2和H121可以抑制培养大鼠RPE的细胞增殖活性。
- 曹利群卢华刘敬马志中冯玉梅
- 关键词:CD81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抑制
- B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3年
-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在B细胞免疫中具有促进B细胞的分化、成熟,调节体液中的抗体反应等重要的作用。然而过多的BAFF表达可使B细胞存活时间延长,B细胞数目增多,活性过高而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BAFF与细胞表面的三种受体结合,执行着并不完全相同的功能。由于BAFF在B细胞发育、分化及自体免疫性疾病(特别是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具有重要的作用,BAFF及其下游的信号转导因子成为疾病治疗的理想靶位。
- 冯玉梅冯怡马清钧
- 关键词: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 CD81在正常大鼠神经视网膜上的表达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CD81在正常大鼠神经视网膜上的表达。方法用抗CD81抗体对正常大鼠视网膜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对神经视网膜进行Western blot分析,同时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体外培养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的CD81表达。结果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和外丛状层呈阳性网状致密染色;Western blot分析神经视网膜层出现CD81阳性条带;体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也呈CD81阳性表达。结论正常大鼠的神经视网膜表达CD81,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是表达CD81的一种细胞类型。
- 曹利群马志中刘敬卢华冯玉梅
- 关键词:CD81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
- 抗CD81抗体对培养大鼠RG的增生抑制作用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观察抗CD81抗体EAT2和H121对培养大鼠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RGC)增生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将2μg/ml、10μg/ml抗CD81抗体EAT2和H121加入体外培养SD大鼠RGC中,7d后以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结果加入抗CD81抗体后RGC增生活性下降,H121对RGC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可达50.37%。结论抗CD81抗体EAT2和H121可以抑制培养大鼠RGC的细胞增殖活性。
- 曹利群刘敬卢华马志中冯玉梅
- 关键词:CD81细胞培养
-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内皮抑素水平变化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内皮抑素水平与其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用自行制备的内皮抑素多克隆及单克隆抗体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内皮抑素水平。结果 血清内皮抑素水平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及健康人分别为 (39.76± 15 .85 )ng/ml及 (2 8.5 8± 7.92 )ng/ml,原发性肝癌患者显著高于健康人 (F =7.2 3,P <0 .0 5 ) ;血清内皮抑素水平在原发性肝癌无远处转移与伴有远处转移患者分别为 (34.6 3± 12 .5 6 )ng/ml、(45 .0 7± 2 1.4 7)ng/ml,血清内皮抑素水平与肿瘤有无远处转移有关 (F =6 .97,P <0 .0 5 ) ;血清内皮抑素含量在肝癌肿块直径 >10cm为 (38.94± 16 .97)ng/ml,而在肿块直径小于 10cm的患者为 (2 9.6 2± 11.78)ng/ml,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 (F =6 .13,P <0 .0 5 )。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内皮抑素水平显著增高并与肿瘤的大小及有无远处转移有关。
- 吴国清冯怡章小飞冯玉梅钦志泉卢丽琴李少林马清钧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血清内皮抑素双抗体夹心ELISA
- 抗人内皮抑素的单克隆抗体及其杂交瘤细胞系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抗人内皮抑素的单克隆抗体及其杂交瘤细胞系与应用,目的是提供能与人内皮抑素专一结合的单克隆抗体。本发明拥有能够分泌与人内皮抑素专一结合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保藏号为:CGMCC№l137。本发明所得单抗仅...
- 冯怡冯玉梅马清钧朱旭东
- 基质金属蛋白酶2、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碱烧伤小鼠角膜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04年
- 采取滤纸片放置法,用1mol/L的NaOH在小鼠角膜中央进行碱烧伤,建立动物模型。取烧伤前和烧伤后的小鼠角膜制备组织切片,用抗MMP2、抗MMP9和抗VEGF的抗体分别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它们在碱烧伤前后的小鼠角膜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情况;提取碱烧伤前和碱烧伤后不同时间点的小鼠角膜组织的总RNA并进行逆转录,以获得的逆转录产物作为模板,用特异的引物和探针进行实时定量PCR,分别检测MMP2、MMP9和VEGF在碱烧伤前后的小鼠角膜组织中转录水平的变化;提取碱烧伤前后小鼠角膜的蛋白组分,用明胶底物酶谱的方法检测其中MMP2和MMP9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浸透1mol/L的NaOH的滤纸小片,对小鼠角膜进行碱烧伤可以有效地诱导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烧伤后3~4d就有明显的新生血管形成,至第8、9d左右开始退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角膜中没有MMP9和VEGF表达,MMP2表达极低;碱烧伤后3种因子的表达均上升。实时定量PCR的结果显示MMP2在碱烧伤后表达升高,第3d达到最高随后下降;MMP9在正常角膜组织中没有表达,碱烧伤后第1d达到最高之后开始下降;VEGF在正常角膜中也没有表达,碱烧伤后第4d达到高峰之后开始下降。以上结果说明碱烧伤后的角膜组织中MMP2、MMP9和VEGF的表达均经历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
- 冯玉梅冯怡朱旭东党颖马清钧周岐新曾昭淳
- 关键词:碱烧伤角膜组织小鼠MMP2MMP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