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连庆

作品数:54 被引量:32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2篇地震
  • 16篇噪声
  • 15篇背景噪声
  • 13篇震源
  • 12篇水库
  • 11篇层析成像
  • 8篇地壳
  • 8篇地震波
  • 8篇震波
  • 8篇库区
  • 7篇震源机制
  • 7篇水库库区
  • 7篇反演
  • 7篇M
  • 6篇地壳上地幔
  • 6篇地幔
  • 6篇上地幔
  • 6篇面波
  • 6篇LG波
  • 5篇地震波衰减

机构

  • 52篇中国地震局地...
  • 14篇中国地震局
  • 11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辽宁省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台网...
  • 2篇伊利诺伊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东省地震局
  • 1篇山西省地震局
  • 1篇云南省地震局

作者

  • 54篇周连庆
  • 44篇赵翠萍
  • 14篇郑斯华
  • 12篇郑现
  • 12篇陈章立
  • 7篇罗钧
  • 4篇陈翰林
  • 3篇王勤彩
  • 3篇修济刚
  • 3篇李志雄
  • 2篇崔子健
  • 2篇宋晓东
  • 2篇崔仁胜
  • 2篇华卫
  • 2篇张捷
  • 1篇宋晓东
  • 1篇李营
  • 1篇李文巧
  • 1篇史海霞
  • 1篇王林

传媒

  • 6篇地球物理学报
  • 6篇地震
  • 6篇国际地震动态
  • 4篇地震地质
  • 2篇科学通报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中国减灾
  • 1篇2014年中...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2016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8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背景噪声与天然地震数据联合反演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
<正>青藏高原东南部地质构造活动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自5百万年前碰撞的结果密切相关。该地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构造区之一,也是中国大陆内部强烈地震发生的主要地区之一,历史上共发生6.0级以上地震174次。2008年5月12日...
郑现赵翠萍周连庆郑斯华
文献传递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人工智能实时地震监测分析系统的应用与展望被引量:3
2021年
"智能地动"(EarthX)系统是目前国际上唯一实时运行的人工智能地震监测系统。2018年12月起,"智能地动"系统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试运行,实时处理川滇地区123个地震台站数据。该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检测、拾取震相进而定位地震,在第一个台站接收到P波后数秒内快速产出地震的震源位置和震级,自发震时刻开始计算,平均定位仅用时28.9 s。此外,系统还使用全波形拟合的方法,在1~3分钟左右快速产出震源机制解和矩震级,而无须任何人工干预。EarthX系统在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4日期间,共记录地震897次,产出M3.0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81次。基本实现了3级以上地震的自动定位和震源机制解的产出,机制解的平均产出时间为震后103.8 s,弥补了当前地震监测台网不能产出地震震源机制解的空白。通过EarthX系统的推广应用,可逐步取代传统的地震监测发布手段,将台网人员从繁重的地震数据处理工作中解放出来。
周连庆赵翠萍张捷车时
关键词:人工智能震源机制
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M_(S) 6.4地震的前震迁移特征
2022年
1研究背景2021年5月21日21时48分(北京时间)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发生M_(S) 6.4地震,根据云南省地震局报告,震中位于(25.68°N,99.88°E),震源深度8 km。此次地震是继2014年云南景谷M_(S) 6.6地震以来滇西地区发生的最大一次地震,引起了国内外地震研究专家的广泛关注,社会影响较大。此次地震震源区位于滇西南保山次级块体东边界[图1,图中断裂数据来源于“中国活动构造图”(邓起东等,2007);地震目录来源于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https://data.earthquake.cn],主震附近分布近NS向或NW向右旋走滑型的金沙江断裂带、维西-乔后-巍山断裂带、澜沧江断裂带、红河断裂带,以及NE向左旋走滑型的程海断裂带和丽江-小金河断裂带等。
段梦乔赵翠萍周连庆
关键词:地震成核
利用天然地震研究地壳Q值的方法和进展被引量:26
2008年
从地震波衰减品质因子(Q值)的含义及其研究意义出发,介绍了国内外利用天然地震的体波、尾波、Lg波开展地壳介质品质因子Q值研究的方法和动态,阐述了各种方法的方法原理及应用范围等,并展望了利用天然地震研究介质Q值的趋势。
周连庆赵翠萍修济刚陈章立郑斯华
关键词:地震波衰减体波尾波LG波
川滇地区Lg波Q值层析成像研究
2008年
本研究联合使用川滇地区36个台站(云南区域数字台网中22个台站,四川区域数字地震台网中14个台站)记录的644个ML3.5~6.0地震共7468条波形数据,开展川滇地区Lg波Q值层析成像研究。研究中以2.8~3.6km/s的传播速度窗选取Lg波波段,采用平移窗方法计算Lg波垂直向观测位移谱。
周连庆赵翠萍修济刚陈章立
关键词:层析成像LG波Q值区域数字地震台网数字台网
中国大陆中东部地区基于背景噪声的瑞利波层析成像被引量:37
2012年
本研究使用了中国大陆中东部地区494个分布基本均匀的宽频带地震台站和7个中国大陆周边地区IRIS台站资料,反演得到了中东部地区高分辨率的瑞利面波层析成像结果.本文使用这些台站记录到的从2009年1月到2010年9月的垂直分量连续波形数据,首先通过对台站对间进行波形互相关和叠加运算,计算得到各台站对间的经验格林函数.然后用时频分析法提取了约125000条台站对间的频散曲线,并剔除了经验格林函数信噪比小于10的频散曲线.最后反演得到了研究区周期8~40s、分辨率达0.5°的瑞利波群速度分布图像.不同周期的速度分布图像显示,研究区瑞利波群速度分布与地质构造特征具有较好的相关性.8~20s的瑞利波群速度在研究区内主要盆地表现为低速分布,而在造山带呈现高速分布;25~40s的瑞利波群速度图中,存在一条北北东—南南西向的分界线,该分界线与中国大陆东部的地壳厚度突变带基本吻合.25s以下周期,华北平原的显著低速区形态与该地区早第三纪以来的断块分布构造一致.揭示了盆地下方介质结构强烈的非均匀性,也与较厚的沉积层分布有关.低速的四川盆地中部,显示出显著的高速特征,揭示了四川盆地下方基底的上隆特征;20s以下周期的群速度图像中,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速度低于东南部,揭示出其地壳中上部介质结构的横向不均匀性.
郑现赵翠萍周连庆郑斯华
关键词:背景噪声面波层析成像地壳上地幔
三峡库区三维Vp,Vp/Vs,Qp和Qs精细结构层析成像
<正>地震波速度是决定地壳结构的重要参数。精确的速度结构对于地震定位、震源机制、矩张量反演等研究至关重要,同时也可以决定地壳介质的组分。然而,只通过地震波速度通常不足以充分了解地壳的精细结构,尤其是其中的流体分布状态。将...
周连庆赵翠萍郑现陈章立
关键词:三峡库区地质结构层析成像
文献传递
利用噪声信号提取台站间瑞利波的可靠性分析
<正>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对随机噪声场中两接收点记录的噪声信号进行互相关计算可以提取两个接收点间面波的格林函数。基于这一发现产生了无源地震学,并很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噪声的层析成像技术克服了传统地震层析成像法对地震的依...
郑现赵翠萍周连庆郑斯华
利用地方震层析成像研究龙滩水库库区三维V_P和V_P/V_S层析成像
龙滩水库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是一座高坝大库容水库。它的库容和装机容量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中排名第二,仅次于闻名于世的长江三峡水电工程。目前为止,对于龙滩水库库区三维介质结构的研究还较少,至今未见有相关文献发...
周连庆赵翠萍陈章立
文献传递
利用模拟与实际数据从背景噪声中提取地震波衰减的研究
地球介质具有两种重要的属性—弹性和非弹性属性。弹性属性是通过地震波的走时来研究的。近年来,噪声面波成像方法摆脱了地震面波成像对地震定位和震源机制的影响,且不受地震发生无规律的限制。噪声面波成像已广泛应用于速度结构反演。而...
周连庆宋晓东Richard Weaver赵翠萍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