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志强

作品数:79 被引量:309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领域

  • 71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3篇火器
  • 13篇火器伤
  • 12篇炸伤
  • 12篇爆炸伤
  • 11篇致伤
  • 10篇绵羊
  • 8篇坐骨
  • 8篇坐骨神经
  • 8篇细胞
  • 8篇击伤
  • 7篇血液
  • 7篇水浸泡
  • 7篇坦克
  • 7篇投射物
  • 7篇骨骼肌
  • 7篇海水浸泡
  • 7篇冲击伤
  • 6篇动物
  • 6篇肢体
  • 6篇榴弹

机构

  • 51篇第三军医大学...
  • 29篇第三军医大学
  • 12篇中国白城兵器...
  • 7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重庆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254...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79篇陈志强
  • 49篇李兵仓
  • 41篇张良潮
  • 28篇陈菁
  • 20篇王建民
  • 18篇吴国萍
  • 12篇李曙光
  • 11篇孙伟
  • 11篇刘江
  • 11篇徐国鑫
  • 11篇陈蕾
  • 11篇康建毅
  • 10篇孙忠良
  • 8篇王丽丽
  • 7篇楚燕飞
  • 7篇许川
  • 7篇黄宏
  • 7篇赵辉
  • 7篇刘荫秋
  • 6篇王大田

传媒

  • 25篇第三军医大学...
  • 8篇创伤外科杂志
  • 7篇解放军医学杂...
  • 5篇中华创伤杂志
  • 4篇生物医学工程...
  • 3篇医用生物力学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激光与红外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7篇2004
  • 8篇2003
  • 4篇2002
  • 16篇2001
  • 4篇2000
  • 13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6
  • 2篇1995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间歇正压通气对犬胸部火器伤致肺损伤的救治作用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探讨间歇正压通气(IPPV)对胸部火器伤致肺损伤犬的早期救治作用。方法杂种犬1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和IPPV组(8只)。麻醉后得用0.4g钢珠射击犬右侧胸部。对照组仅行伤口封闭,输液及胸腔闭式引流。IPPV组除进行上述操作外,于致伤后20分钟行IPPV。测量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做血气分析。结果致伤即刻,对照组犬平均动脉血压(MAP)和峰值气道压(PIP)较致伤前显著升高(P<0.05),致伤后20分钟,PaO2、pH、氧饱合度(SaO2)、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均显著降低(P<0.01),PaCO2及PIP显著升高(P<0.01),致伤后40,60分钟,上述变化呈渐进性加剧,动物平均存活时间为(38±25)分钟。IPPV组犬在致伤即刻及20分钟,上述指标变化与对照组相似;应用IPPV后,PaO2,SaO2,MAP,HR及PIP较对照组增显著升高(P<0.01),PaCO2显著降低(P<0.01),动物平均存活时间为(469±328)分钟。结论严重胸部火器伤致肺损伤犬早期即可出现明显的呼吸功能不全。应用IPPV可改善胸部火器伤致肺损伤犬的气体交换,显著延长存活时间。
孙喜庆刘荫秋刘荫秋李兵仓蔡建辉李曙光李兵仓张良潮郭建军陈志强
关键词:胸部损伤火器伤肺损伤
基于生物效应的警用防暴服防护效能评价方法
一种基于生物效应的防暴服防护效能评价方法,包括建立生物损伤模型;对无防护试验动物进行不同冲击能量加载;对穿着防暴服试验动物进行不同冲击能量加载;生物损伤检测;生物损伤评分;基于生物效应进行防暴服防护效能评价;本发明基于无...
陈菁刘海李冠桦李晓霞张良潮陈志强王建民
文献传递
某型反坦克导弹对坦克内犬致伤效应的初步观察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观察某型反坦克导弹对犬的致伤效应。方法 将 5只犬于清醒状态下呈坐位固定于坦克舱室内 ,布放位置模拟坦克乘员的平时战斗位。致伤前后测量犬的生命体征 ,并于伤后进行病理解剖和光镜观察。结果 导弹远距离准确击中坦克后 ,坦克内的犬发生了肌肉严重挫伤变性、硬膜下出血、脑水肿、肺出血、骨折、关节脱位等损伤 ,且损伤程度和犬距着靶点的远近有关。
李兵仓陈志强张建军吴国萍刘江谷春广徐国鑫孙伟
关键词:坦克导弹创伤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脓毒症兔模型左心室收缩功能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脓毒症兔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方法将24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12)和对照组(n=12),分别经耳缘静脉注射0.8mg/kg体质量的内毒素(LPS)和4ml/kg体质量生理盐水;于注入LPS/生理盐水前、后2、4、6、8、12h对两组兔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STI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心输出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在LPS注入后6、8、12h获得心肌标本,利用光镜观察兔心肌病理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注入LPS后2、4h时LVEF、LVFS和GRS无明显改变(P>0.05),GLS、GCS显著下降(P<0.05);注入LPS后6、8、12h,LVDd、LVDs增大(P<0.05),LVEF、LVFS明显下降(P<0.05),GLS、GCS、GRS均有明显降低(P<0.05)。实验前后两组CO未见明显变化(P>0.05)。光镜下实验组兔可见心肌细胞变性、水肿,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性改变。结论常规超声心动图和STI均能有效评估脓毒症兔早期即血流动力学高动力阶段左心室功能异常,尤其是STI能更早、更敏感地发现脓毒症兔心肌异常形变。
刘娟娟王翔赵燕熊秀勤王孝君陈志强张良潮李陶
关键词:斑点追踪显像脓毒症
海水浸泡对火器伤兔肢体骨骼肌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影响的研究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观察海水浸泡对火器伤伤口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滑膛枪发射质量 2 5 0mg钢珠 ,致伤兔后肢 ,伤后将致伤兔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为海水浸泡组 (SIG) ,将致伤兔浸泡于粗制海盐配制的人造海水中 30min ;另一组为单纯致伤组 (SWG) ,伤后不浸泡海水。伤后 3、6、12、2 4h手术取距伤道边缘 0 5cm(A区 )、1 5cm(B区 )和 2 5cm(C区 )处肌组织 ,测定ATP、丙二醛 (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取伤前骨骼肌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伤后SIG兔伤肢骨骼肌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 ,伤后 3、6h升高 ,12h略降 ,2 4h有再次升高的趋势。SWG的MDA含量变化与SIG相似 ,但升幅低于SIG ;2组SOD活力和ATP含量的改变与MDA含量变化相似。结论 :海水浸泡的火器伤伤口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 。
陈蕾赖西南陈志强张良潮
关键词:过氧化脂质类火器伤骨骼肌组织
胎盘生长因子于胎儿生长受限时在胎盘及蜕膜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研究胎儿生长受限(fetalgrowthrestriction,FGR)时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growthfactor,PLGF)在胎盘及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原位杂交的方法对正常妊娠和胎儿生长受限的胎盘及蜕膜组织中的PLGF及PLGF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并通过计算机软件对组织中表达的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①胎盘生长因子及其mRNA在正常组与FGR组间表达的部位相同,主要在胎盘的合体滋养细胞中表达,在绒毛间质细胞、内皮细胞及蜕膜细胞中也是有少量表达。②FGR组15例患者的胎盘合体滋养细胞、绒毛间质细胞、内皮细胞及蜕膜组织中PLGF的表达均较正常组明显减少。③FGR组15例患者的上述组织细胞中PLGFmRNA的转录水平也较正常组明显降低。结论胎儿生长受限时,胎盘及蜕膜中PLGF及PLGFmRNA中表达较正常妊娠时明显减少,提示滋养细胞合成及分泌PL-GF的功能下降,这可能是胎儿生长受限发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颜耀华李力王云陈志强俞丽丽
关键词:胎儿生长受限胎盘生长因子胎盘功能
超高速武器对犬的致伤效应及其量效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研究超高速武器对生物的杀伤特点以及致伤能量和伤情之间的关系,为其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雄性华南犬 12只,通过某型爆炸枪分别以 15 360、12 643J和 8 144J能量的超高速弹丸致伤动物,并用常规武器以843J能量的钢珠作致伤对照,观察动物局部伤情特点和全身主要脏器改变。结果 超高速武器致伤后肢体大多完全离断,损伤情况与爆炸伤类似,常规钢珠致伤后的伤情明显轻于超高速武器致伤;在超高速情况下,损伤程度与致伤能量无明显联系。结论 超高速武器对生物的杀伤力大、局部毁损严重;破片的质量、动量对杀伤力的影响明显大于速度和碰击能量,质量、动量越大,杀伤力越强。
陈菁李兵仓王建民张良朝吴国萍陈志强陈向阳
关键词:致伤效应量效关系
有髓轴突横断损伤后钠通道聚集状态研究
2009年
目的:研究有髓轴突横断损伤后郎飞结区钠通道聚集状态的变化。方法:用雪旺细胞-背根神经元髓鞘化共培养系统复制周围神经髓鞘形成和郎飞结发育,于髓鞘化培养基中共培养第14天用前房角切开刀造成有髓轴突横断损伤,在损伤后1、2、3、4、5、6、7、14天进行髓鞘碱性蛋白和钠通道免疫荧光染色,损伤前共培养作为对照。利用SPOT图像分析软件测量钠通道聚集簇的直径、长度和直径/长度比。结果:损伤前钠通道蛋白在有髓轴突郎飞结区形成直径/长度比略大于1的聚集簇;有髓轴突横断损伤后钠通道蛋白沿轴突纵向扩散,钠通道聚集簇的直径/长度比逐渐减小,损伤后第14天已无法检测到钠通道表达。损伤区出现节段性脱髓鞘。结论:轴突横断损伤可造成钠通道聚集簇扩散、消失,导致郎飞结结构破坏。
陈菁王燕曾琳龙在云陈志强
四肢长骨爆炸伤的动物实验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观察某型导弹战斗部对四肢的致伤规律与特点 ,为四肢爆炸伤的救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某型导弹战斗部作为爆源 ,将绵羊45只呈扇形布放于距爆源不同距离处后引爆 ,致伤后进行病理解剖观察。结果在45只实验动物中 ,有23只(占51.1 %)于导弹战斗部爆炸后速发死亡 ;共有21只动物四肢长骨损伤 ,共有34处骨折 ,其中粉碎性骨折28处 ,占82.4 % ,且都合并有其它部位的损伤。结论在该现场试验中四肢长骨爆炸伤的发生率高 ,局部组织毁损严重 ,骨折多为粉碎性骨折 ,且合并伤多而重 ,因此需加强对四肢爆炸伤的早期救治 ,以降低死亡率和残废率。
张进军李兵仓张良潮陈志强许川刘鲁岳刘江孙忠良阎卫东谷春广徐国鑫孙伟
关键词:爆炸伤动物实验
枪弹伤所致血流动力学变化对远隔脏器损伤作用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0
1996年
本文以五六式7.62mm和5.56mmM193两种枪弹对狗和模拟介质射击为致伤模型,以高速摄影、瞬态测压和病理解剖等手段,观察了致伤瞬间血管移位变形和不同管径内压力呈梯度衰减规律,并证实了致伤瞬间确有血流扰动的存在,结合远端组织脏器的病理变化特点,阐明了远隔脏器的损伤与致伤瞬间所致血流剧烈扰动的强度之间的关系,为判定严重创伤并发症发生发展的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李曙光刘荫秋王建民安波陈菁练伟坤王大田赖西南吴国萍陈志强
关键词:枪弹伤远达效应血液动力学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