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0篇病理
  • 9篇X线
  • 7篇影像
  • 7篇胃癌
  • 7篇儿童
  • 7篇X线影像
  • 6篇肿瘤
  • 5篇造影
  • 4篇术前
  • 4篇先天
  • 4篇先天性
  • 3篇肾母细胞
  • 3篇肾母细胞瘤
  • 3篇细胞
  • 3篇细胞瘤
  • 3篇临床病理
  • 3篇母细胞
  • 3篇母细胞瘤
  • 3篇内镜
  • 3篇结肠

机构

  • 17篇上海第二医科...
  • 4篇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5篇程普选
  • 16篇任刚
  • 8篇蔡嵘
  • 6篇陈强
  • 6篇许幼如
  • 5篇朱铭
  • 4篇丁文熙
  • 3篇范国平
  • 3篇虞崚崴
  • 2篇李文华
  • 2篇陈惠芳
  • 2篇张永平
  • 2篇钟伟兴
  • 2篇俞炬明
  • 2篇虞峻崴
  • 1篇钱水贤
  • 1篇朱礼华
  • 1篇朱锦勇
  • 1篇薛建平
  • 1篇王秋艳

传媒

  • 4篇中国临床医学...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2005年全...
  • 2篇2008年全...
  • 1篇上海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2006全国...
  • 1篇2007年全...
  • 1篇第八届全国临...
  • 1篇第九届全国临...
  • 1篇全国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癌术前多层CT分期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任刚朱铭程普选
关键词:术后病理诊断多层CT肾癌术前肾恶性肿瘤CT资料
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X线影像与造影特点
本文旨在分析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的X线影像与造影特点,膀胱输尿管反流是指尿液自膀胱内反流入输尿管或肾盂内。在正常情况下,输尿管膀胱连接部有瓣膜的作用,是不允许尿液从膀胱内进入输尿管内的。但有多种原因可造成儿童膀胱和输尿管的...
程普选
关键词:X线影像瓣膜功能
文献传递
儿童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
2002年
目的:评价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GDC)栓塞治疗儿童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3例儿童颅内动脉瘤病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男1例,女2例,经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2例为后交通动脉瘤,1例为前交通动脉瘤;Hunt和Hess分类:2例为I级,l例为II级。在DSA下行GDC治疗。结果:经DSA行电解可脱性微弹簧栓塞术治疗,3例均成功,无并发症。结论:儿童颅内动脉瘤虽属罕见,但GDC治疗儿童颅内动脉瘤安全而有效,长期预后则有待于随访观察。
俞炬明范国平钟伟兴程普选朱铭
关键词:脑动脉瘤放射学介入性
儿童先天性超短段型巨结肠的X线影像分析
本文对儿童先天性超短段型巨结肠的X线影像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儿童先天性巨肠又可称为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是婴幼儿时期较常见的结肠发育畸形,在儿童先天性巨结肠的分型中,超短段型巨结肠的X线表现最为不典型,其余的五型巨结肠...
程普选
关键词:X线影像巨结肠
文献传递
术前肾动脉化疗及栓塞在儿童肾母细胞瘤的应用
2002年
目的:分析评价术前肾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术在儿童肾母细胞瘤的应用。材料和方法:分析18例肾母细胞瘤术前肾动脉化疗加栓塞术,男9例,女9例,平均6岁,栓塞采用明胶海绵及弹簧钢圈。结果:18例肾母细胞瘤介入治疗均获得成功。栓塞术后肿瘤血管减少,受肿瘤影响的病肾缩小,肿瘤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晰,减少肿瘤细胞进入血流和远处转移。栓塞后7~10天进行肾根治手术。栓塞后未见明显合并症。结论:术前肾动脉化疗加栓塞术是用于肾母细胞瘤的安全可靠的手段。
范国平俞炬明钟伟兴朱礼华程普选朱铭
关键词:肾母细胞瘤放射学介入性
全文增补中
胃角癌的临床内镜病理研究
2003年
目的 :探讨胃角癌的临床内镜病理特征。方法 :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 ,对 40例胃小弯癌患者的首发症状、内镜表现、病理类型及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 ,HP)进行研究及分析。结果 :溃疡型 (80 % )、隆起型(7 5 % )、隆起溃疡型 (7 5 % )、凹陷型 (2 5 % )、糜烂型 (2 5 % )的构成比依次降低 ;直径 >2cm病灶的构成比(67 5 % )显著高于直径 <2cm病灶的构成比 (3 2 5 % ) ;腺癌 (4 7 5 % )、低分化腺癌 (3 2 5 % )、印戒细胞癌 (17 5 % )、鳞状细胞癌 (2 5 % )的构成比依次降低 ;HP(-)和HP(+ )构成比分别为 60 %和 40 %。结论 :胃角癌患者中溃疡型构成比最高 ,多为腺癌 ,直径 >2cm病灶多见 ,较少受到HP的感染。
蔡嵘任刚程普选丁文熙许幼如陈强
关键词:首发症状内镜检查病理类型幽门螺杆菌
CT血管造影诊断下腔静脉中断1例
2005年
虞崚崴程普选刘明李文华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
胃镜下可疑恶性溃疡型病变的临床病理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内镜下可疑恶性溃疡型病变的临床内镜和病理特征及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 ,对 97例行内镜检查并高度怀疑胃癌 (性质待查 )的溃疡型病变患者首发症状、内镜表现、病理类型及幽门螺杆菌 (Hp)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隆起溃疡患者中胃恶性肿瘤的发生率 ( 6 8 18% )显著高于平坦溃疡患者 ( 39 2 2 % ) (P <0 0 5 ) ;巨大溃疡 (病灶直径 >2cm )中胃恶性肿瘤的发生率 ( 6 9 2 3% )显著高于慢性炎症患者 ( 30 77% ) (P <0 0 5 ) ;慢性炎症患者中Hp的感染率 ( 4 5 6 5 % )显著高于胃恶性肿瘤患者 ( 2 1 5 7% ) (P <0 0 5 ) ;平坦溃疡患者中Hp的感染率 ( 4 3 14 % )显著高于隆起溃疡患者 ( 2 0 45 % ) (P <0 0 5 )。结论 :隆起溃疡和巨大溃疡趋向于恶性诊断 ;相对于恶性溃疡和隆起溃疡 ,Hp感染好发于慢性炎症和平坦溃疡患者中。
任刚蔡嵘陈强许幼如程普选丁文熙
关键词:胃肿瘤胃癌胃镜临床病理研究
皮革胃CT特征及分期
皮革胃是胃癌中最少见的类型,由于具有生长迅速和早期转移的特点,预后最差,5年生存率最低。皮革胃是一种浸润型肿瘤,很少累及浅表粘膜层,也可表现为巨大的腔内肿块或明显的溃疡。进展期皮革胃,多表现为弥漫性环形浸润病灶,可以造成...
任刚程普选
关键词:皮革胃胃癌CT诊断
文献传递
胃癌螺旋CT术前评估及与手术病理分期对照研究
在世界范围内胃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依然是主要的死亡原因。10%~30%的患者初诊时即因肿瘤转移而失去手术机会,余患者中50%在手术时发现病灶无法切除。在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中5年生存率也只有10%~30%。胃癌的术前评估...
任刚朱铭程普选
关键词:胃癌螺旋CT手术病理诊断术前评估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