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育新 作品数:29 被引量:89 H指数:6 供职机构: 西安外国语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近四十年来的汉日对比研究综述——以礼貌现象为焦点 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对1979年以来发表在国内主要学术期刊的有关礼貌现象的汉日对比学研究的论文进行了综述,并简要概括了其主要特点。即:数量较大但水平良莠不齐;对言语形式的关注大于对言语功能的关注;缺少对语言共性现象的关注;把握学术前沿能力亟待加强。 毋育新关键词:敬语 礼貌现象 礼貌策略 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网络话语礼貌研究 被引量:6 2021年 本研究以新浪微博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新闻的热门评论为语料,探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网络话语礼貌呈现出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按照网络交际目的将热门评论分为情感目的型、复合目的型、信息目的型和述求目的型,基于话语礼貌理论分析四种热门评论首次回复中的话语礼貌现象。研究发现:情感目的型和复合目的型热门评论的首次回复分别和礼貌存在显著性关联,信息目的型和述求目的型热门评论的首次回复分别和不礼貌存在显著性关联;同时,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网络话语礼貌受到交际目的、事件相关信息及交际者心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李瑶 宋璐 毋育新关键词:突发性公共事件 话语礼貌 交际目的 信息化时代汉字的凤凰涅槃及其对国际中文教育的启示--以日本汉字为例 被引量:1 2023年 对于日本而言,西方机械化文字处理技术不只是一场技术冲击,更是一场文化冲击。日文打字机的问世虽然使日本汉字暂时摆脱了危机,但汉字于信息化文字处理技术的“不适症”再次使其面临被废除的命运。随着日语文字处理机、面向计算机的汉字处理系统的面世,汉字最终适应了信息化文字处理技术,实现了汉字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进步,并为国际中文教育提供了坚实牢固的语言根基。国际中文教育应充分把握中国硬实力持续强大的时机,在向世界传播汉语语言文化的同时,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陈月娥 毋育新关键词:汉字 文字处理技术 信息化 瞿秋白译介马列主义文论的起因、方式及影响 被引量:3 2023年 马列主义文论在中国译介传播进程中,瞿秋白为之付出了大量心血,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在这项系统工程上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结合历史考据和文本分析,从译介起因、译介内容、译介方式以及译介影响等方面对瞿秋白译介马列主义文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梳理和探析。瞿秋白译介马列主义文论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与自身缘由,他以翻译与撰述相结合的方式对马列主义文论进行阐释和传播,使马列主义文论在中国建构起本土化的理论体系,赋予了马列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再生活力,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邢鸿岳 毋育新关键词:瞿秋白 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管理路径探究——基于一流专业建设背景 被引量:8 2021年 2019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正式在国家层面教育政策文本中对辅修学位教育进行定义和定位,并设置三年过渡期。2019年9月《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第12条中指出:"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逐步推行辅修专业制度。"所以,在三年的过渡期中急需试用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解决目前辅修专业教学与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目的,结合"西安外国语大学"实际,立足于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背景,探讨和构建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管理路径,以期助力国家辅修专业改革的推进,为各高校顺利完成三年过渡期提供参考。 段笑晔 毋育新关键词:跨学科 资源共享 中国的日语语言研究何去何从 被引量:2 2021年 中国的日语语言研究陷入不景气的困境是不争的事实,这其中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在此,几位专家聚集一堂共议良策,就如何打开局面,让其重振辉煌发表了各自的真知灼见。这些观点看法对振兴中国日语语言研究极具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王忻 徐一平 林璋 彭广陆 毋育新日语敬语的有标记性与无标记性研究——以语体转换为对象 被引量:4 2013年 本文将有标记性与无标记性概念引入日语敬语研究,分析了敬语分类中屡被忽视的语体转换现象,提出了语体转换的实质是无标记性语体和有标记性语体间的互相转换之新观点。在此基础上,利用话语礼貌理论,进一步分析了语体转换所产生的语用功能及得体性。最后结合日语教学实际,提出了引入语体转换的新敬语分类体系。 毋育新语用学新理论视域下的汉日对比研究方法论 被引量:6 2019年 传统的语用学礼貌现象研究存在重单句轻话语(语篇)、重语言形式轻语用功能等不足。本文在评介长期以来中日两国礼貌现象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日本学者宇佐美まゆみ的话语礼貌理论(Discourse Politeness Theory),并结合B T S自然会话语料库,以请求行为为例,阐释了如何使用该理论在同一框架下分析对比基本态及礼貌效果,进而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汉日对比研究的方法论。 毋育新关键词:礼貌策略 近四十年来的汉日对比研究综述——以礼貌现象为焦点 本文对1979年以来发表在国内主要学术期刊的有关礼貌现象的汉日对比学研究的论文进行了综述,并简要概括了其主要特点。即:数量较大但水平良莠不齐;对言语形式的关注大于对言语功能的关注;缺少对语言共性现象的关注;把握学术前沿能... 毋育新关键词:敬语 礼貌现象 礼貌策略 文献传递 中国学生日语敬语习得问题点理论索据 被引量:7 2015年 本文以Brown&Levinson(1987)的礼貌策略理论为依据,通过较大规模问卷调查明晰了中国学生敬语习得的问题点在于礼貌策略使用单一,且多使用敬体表述的第一种礼貌策略(bald on record)。其后又通过语篇完成测试发现敬体表述的第一种礼貌策略恰恰是日语母语者经常回避的策略,从而得出结论:中国学生常用的礼貌策略是日语母语者回避的策略。这样,从理论高度厘清了学界多年来关于敬语难于习得原因的争论,并给出了教学指导方略。 毋育新关键词:敬语 礼貌策略 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