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利民

作品数:34 被引量:33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6篇哮喘
  • 8篇细胞
  • 7篇蛋白
  • 5篇单核
  • 5篇单核细胞
  • 5篇特异
  • 5篇特异性
  • 5篇哮喘患者
  • 5篇雷公藤
  • 5篇雷公藤多甙
  • 5篇核细胞
  • 4篇蛋白酶
  • 4篇支气管
  • 4篇支气管哮喘
  • 4篇气管
  • 4篇免疫
  • 4篇抗炎
  • 3篇血管
  • 3篇印迹
  • 3篇儿童

机构

  • 33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上海市消化疾...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消化疾病...
  • 1篇上海市免疫学...

作者

  • 34篇王利民
  • 19篇许以平
  • 14篇朱丽君
  • 10篇沈其昀
  • 8篇姚苏杭
  • 6篇黄定九
  • 5篇王健华
  • 5篇曹兰芳
  • 5篇王彬尧
  • 5篇王长谦
  • 4篇徐依敏
  • 4篇曹玲仙
  • 4篇汤大鸣
  • 4篇谢秀兰
  • 4篇郭胤仕
  • 4篇顾梯成
  • 3篇倪兆慧
  • 3篇陆伟蓉
  • 3篇宋伟
  • 3篇王建华

传媒

  • 4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上海免疫学杂...
  • 2篇心脏杂志
  • 2篇标记免疫分析...
  • 2篇现代免疫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验临床...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06
  • 3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 6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4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妊高征与胎儿宫内生长迟缓胎盘计量测定
1994年
文章收集足月妊娠胎盘35例,其中妊高征(PIH),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及正常对照组各10例,PIH伴IUGR(P-IUGR)组5例。各组胎盘采取自动化图象分析仪和目镜网格计数,发现IUGR、P-IUGR、之绒毛及其血管表面积、绒毛间隙、绒毛和绒毛上皮容积与正常组相比均较小且有显著差异(P<0.01)。IUGR组之绒毛血管容积和绒毛呼吸表面积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及P<0.025)。提示胎盘功能有障碍,因而阻碍胎儿生长发育。表明IUGR及P-IUGR组间气体与物质交换面积减少。PIH组之胎盘大体检查,胎儿体重及胎盘组织计量与正常组无差异,这可能与形态学上所见朗罕氏细胞增生绒毛血管扩张产生自身代偿的结果有关。
洪素英王利民吴纪元姜守玲
关键词:妊高征胎儿宫内生长迟缓胎盘绒毛
IL-4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3
2000年
目的 研究IL 4在促使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ELISA方法检测 39例支气管哮喘产妇和 46例正常产妇新生儿脐血中IL 4、IFN γ、sIL 2R和总IgE含量 ,并计数脐血嗜碱性粒细胞数 ,同时用免疫磁珠纯化脐血T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以RT PCR和ELISA方法检测上述细胞刺激后表达IL 4mRNA和IFN γmRNA以及其释放的蛋白质。结果 哮喘脐血组IL 4、IFN γ和sIL 2R含量和嗜碱性粒细胞数虽高于正常脐血组 ,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而纯化的脐血嗜碱性粒细胞表达IL 4mRNA和释放IL 4的水平 ,哮喘组显著高于正常脐血组 ,也高于T淋巴细胞。结论具有支气管哮喘遗传背景的新生儿脐血嗜碱性粒细胞对环境因素的刺激更加敏感 ,其释放的IL
王茂许以平朱丽君姚苏杭邵莉王利民王健华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病因白细胞介素4
雷公藤多甙对哮喘患者的抗炎和平喘作用的机理研究被引量:13
2001年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 (GTT)对哮喘患者的抗炎、平喘作用机理。方法 :选择 60例过敏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GTT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前后分别采用ELASA法检测PBMC培养上清液中白介素 4 (IL 4 )、γ 干扰素 (IFN γ)、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IL 2R)、可溶性IgE低亲和力受体 (sCD2 3)含量 ,采用逆转录PCR检测IL 4 mRNA表达量 ,采用嗜碱性细胞脱颗粒试验检测嗜碱性细胞释放能力 (BRA)。结果 :哮喘患者上清液中IL 4、sIL 2R、sCD2 3含量、IL 4 mRNA表达量及BRA均显著增高 ,而IFN γ含量显著减少。治疗组经GTT治疗后 ,上清液IL 4、sIL 2R、sCD2 3含量、IL 4 mRNA表达量及BRA均显著降低 ,而IFN γ含量显著增高。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哮喘患者T细胞和B细胞呈激活状态 ,TH1和TH2细胞因子之间平衡失调 ,以TH2细胞因子占优势。GTT能显著抑制哮喘患者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 ,能纠正体内TH1和TH2细胞因子网络的失平衡状态 ,并能降低BRA。GTT可能通过上述机理抑制气道变应性炎症 ,从而达到平喘的效果。
沈其昀王利民王健华许以平朱丽君
关键词:哮喘雷公藤多甙T淋巴细胞白介素4Γ-干扰素
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研究哮喘青春期自然缓解者的气道反应性被引量:1
1997年
采用乙酸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对14例哮喘青春期自然缓解者气道反应性进行了观察,并520例哮喘患者和26例健康人作对比,结果发现哮喘青春期自然缓解组的PC20平均值为7.07土5.99mg/ml,显著高于哮喘患者的0.86土l.23mg/ml(P<0.01),而又显著低于健康组的90.71±40.67mg/ml(P〈0。01)。提示PC20值与哮喘息者青春发育时某种生理变化有密切关系,此变化能改善患者的气道变应性炎症而使哮喘缓解,这为进一步探讨哮喘缓解机理以及哮喘防治提供重要依据和途径。
姚苏杭许以平邓耀东朱丽君王利民
关键词:哮喘青春期气道反应性乙酰甲胆碱
雷公藤多甙对哮喘患者的抗炎和平喘作用的机理研究
气道变应性炎症(AAI)是哮喘发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在AAI发生过程中,Th1与Th2细胞因子网络的调节紊乱所起的作用颇受关注.雷公藤多甙(GTT)是一种强效的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对哮喘的临床疗效也...
沈其昀王利民许以平王建华朱丽君
文献传递
氧化苦参碱对哮喘小鼠的抗炎作用及对ICAM-1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治疗哮喘的抗炎作用机制及其对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哮喘模型,观察氧化苦参碱对哮喘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总数、肺组织病理的影响,并应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肺组织中ICAM-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1)氧化苦参碱可显著减轻哮喘小鼠气道及肺组织中炎性细胞的浸润;2)氧化苦参碱显著抑制哮喘小鼠肺组织中ICAM-1 mRNA表达,此作用与其降低气道炎性细胞的浸润有关。结论氧化苦参碱对哮喘小鼠有明显的抗炎及抑制其ICAM-1 mRNA表达的作用。
焦霞沈其昀王利民许以平张黎明
关键词:氧化苦参碱哮喘抗炎黏附分子
肺炎衣原体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探讨被引量:1
1998年
本文采用PCR方法对1995年6~9月的74例住院患儿进行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 strain TWAR,简称TWAR)检测,结果显示TWAR阳性10例,阳性率13.51%,其中9例为肺炎患儿,1例为Still病合并上呼吸道感染。10例临床均有发热、咳嗽。9例患儿均用红霉素治疗,1例安美汀治疗,预后佳,而同期对照组37例正常儿童TWAR检测均显示阴性。提示:TWAR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
毛海英曹兰芳于清陆斌杰夏敏顾梯成王利民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肺炎衣原体病原体儿童
哮喘病人sCD23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4
1998年
用固相酶联免疫分析(ELISA)方法研究38例过敏性喘哮病人IgE低亲和力受体(CD23)的变化,其中哮喘发作期病人16例,哮喘稳定期病人22例。结果显示过敏性哮喘病人发作期血浆sCD23浓度为1.6876±0.8376U/m比正常人明显升高,而哮喘期sCD23浓度为1.2851±0.7883U/ml与正常人相比无明显差异。提示sCD23可在过敏性哮喘的发病过程中有一定的作用。
王利民沈其昀
关键词:哮喘CD23ELISA
黄芪皂甙对人系膜细胞基质分泌和β1整合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7
2000年
目的了解黄芪皂甙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的影响。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黄芪皂甙或黄芪皂甙血清处理经人重组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BB)刺激的培养的人系膜细胞,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系膜细胞的增殖和Ⅳ型胶原分泌情况,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β1整合素基因的表达。结果经黄芪皂甙或黄芪血清处理72 h后,由 PDGF-BB诱导的系膜细胞的增殖与未经处理的对照组相比呈显著抑制,并呈剂量依赖效应(P<0.05);黄芪皂甙或黄芪血清作用24 h后,经PDGF-BB诱导的系膜细胞分泌的Ⅳ型胶原蛋白浓度和β1整合素mRNA水平均较未经用药的对照组有显著下降,并与剂量呈一定相关(P<0.05和P<0. 01);β1整合素mRNA表达下调与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抑制和Ⅳ型胶原蛋白浓度分泌下降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P<0.05和P<0.01)。结论黄芪皂甙可抑制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抑制基质的过度生成和下调细胞表面β1整合素mRNA的表达。
倪兆慧张庆怡钱家麒王利民王健华
关键词:黄芪皂甙Β1整合素肾疾病
黄芪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CD_(44)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7
2001年
目的:了解黄芪(AM)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s)分泌基质和表达CD44mRNA的影响。方法:应用不同浓度 AM或 AM血清处理经 PDGF-BB刺激的 HMCs,分别采用 MTT法和 ELISA方法检测 HMCs增殖和Ⅳ型胶原(Col-Ⅳ)分泌,用RT-PC R法检测AM对HMCs表面CD4 4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经AM或AM血清处理后,由PDGF-BB诱导的HMCs增殖与未处理对照组相比呈显著抑制,并呈剂量依赖效应;HMCs分泌Col-AⅣ和CD44mRNA表达水平较未处理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下降,并与剂量呈一定相关。结论;AM可抑制HMCs增殖和Ⅳ型胶原蛋白的过度生成,并且这种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降低 HMCs表面 CD44 mRNA的过表达而介导的。本研究结果提示,AM对延缓慢性肾脏疾病向肾硬化进展可能有益。
倪兆慧张庆怡钱家麒王蔚王利民王健华许以评童菊芳
关键词:系膜细胞肾硬化药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