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燕晓飞

作品数:46 被引量:186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劳动关系学院院级科研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经济管理
  • 8篇文化科学
  • 6篇政治法律
  • 2篇社会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就业
  • 10篇劳动力
  • 10篇非正规
  • 7篇正规就业
  • 7篇教育培训
  • 7篇非正规就业
  • 6篇收入分配
  • 6篇企业
  • 5篇劳动者
  • 4篇人力资本
  • 4篇资本
  • 4篇教育
  • 4篇就业劳动力
  • 3篇体面劳动
  • 3篇权益
  • 3篇群众性经济技...
  • 3篇群众性经济技...
  • 3篇金融
  • 3篇金融危机
  • 3篇经济技术创新...

机构

  • 36篇中国劳动关系...
  • 3篇中国工运学院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41篇燕晓飞
  • 6篇张勇
  • 5篇赵鑫全
  • 3篇信卫平
  • 3篇刘军丽
  • 2篇柯希嘉
  • 2篇王淑芬
  • 2篇侯鸿飞
  • 2篇李淑玲
  • 1篇张利萍
  • 1篇赵明霏
  • 1篇邸敏学
  • 1篇谢琦
  • 1篇王生
  • 1篇张虹
  • 1篇李德齐
  • 1篇李锦
  • 1篇余峰

传媒

  • 8篇中国劳动关系...
  • 4篇工会理论与实...
  • 2篇商业时代
  • 2篇经济纵横
  • 2篇教育与经济
  • 2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江苏高教
  • 1篇长白学刊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企业管理
  • 1篇科技创业月刊
  • 1篇企业经济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科技情报开发...
  • 1篇国外建材科技
  • 1篇北方经济(内...
  • 1篇内蒙古统计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 3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高校专业动态调整困局及解困思路被引量:12
2021年
专业的属性决定了高校专业设置应当遵循知识体系和学生成长双重逻辑,并根据社会需求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当前,中国高校专业动态调整面临着需求信号识别、专业建设权限设置、高校间专业竞争等三重困局。破解这些困局需要从理论上明晰教育的本质,把培养个体和社会双向满意的通专结合的高等人才作为高校专业建设的总目标,按照五育并举的时代新要求,合理区分教育管理部门、高等教育机构、市场用人单位、第三方机构在高校专业设置中的权责,并从理论研究、培养模式、师资考核、教育经费、合作办学等方面积极配套支持。
张勇燕晓飞
关键词:高等教育
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被引量:17
2009年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建立和健全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出健全非正规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迫切性。我国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面临重要障碍,包括制度障碍、相关法律缺陷、就业市场上道德、观念的缺位等。为此,应该从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法制建设、加强对非正规就业者在精神文化上的保护等方面建立和完善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保障体系。
燕晓飞
关键词:非正规就业者社会保障经济政策法律体系
建立健全权力制约监督机制的几点思考
2011年
工会存在的理由不仅是劳资冲突,还包括在职工权益自救存在明显交易费用的前提下作为一个组织的维权优势。寻找理论上的工会最优规模有助于延伸至对工会内在责任的考察,工会只有将其全部的精力用于维护职工权益的活动,才能使会员获得最大的收益。鉴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情,中国工会的职能重塑存在两种可供选择的路径:一是回归工会维权本质;二是赋予工会更多的资源和手段。
张勇燕晓飞
关键词:工会
企业员工需求层次与激励机制被引量:1
2007年
企业的发展要以人为本,这就需要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以充分发挥员工的作用。良好的激励机制应该是包括物质激励机制、精神激励机制、差异激励机制、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在内的一套完整的员工激励体系,并且在机制设计上充分分析和运用员工的不同需要。
燕晓飞
关键词:激励机制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路径分析被引量:11
2019年
推动高校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相结合,核心在于通过推进产教协同育人,真正实现教育与生产实践的结合。劳动教育是推动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抓手,同时产教融合也有利于劳动教育的完善与发展。当前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的协同发展机制尚未形成,需要政府、行业、企业、高校不同主体协同推进,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热爱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
燕晓飞赵鑫全赵明霏
关键词:劳动教育
社会保障制度与劳动者收入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初次分配单靠市场机制的调节将难以实现公平,而社会保障制度在有效保障劳动者收入、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当前应强化财政的收入分配功能,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收入再分配的制度层面改革,以保证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有效保障劳动者权益。
谢琦燕晓飞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劳动者收入收入分配
培训迁移、人力资本提升与非正规劳动力就业被引量:12
2014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非正规就业的雇佣方式,对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培训也日益重视。但总体而言,培训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对教育培训成效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培训迁移效果,考量和提升培训迁移效果对提高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十四类不同行业的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影响非正规就业劳动力培训迁移效果的关键因素有个人特征、课程设计和工作环境等,要增强培训效果,需要在政府、企业和培训机构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强化政府的监管角色,针对个人和企业进行培训课程内容和时间设计,并在培训后提供促进培训转移的激励措施。
燕晓飞赵鑫全
关键词:教育培训人力资本
论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对劳动竞赛的继承与发展被引量:3
2004年
劳动竞赛是企业职工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基础,二者之间存在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必须继承劳动竞赛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对"创新工程"的动力机制、能力构架和创新空间等方面进行开拓、发展。
王淑芬燕晓飞李淑玲
关键词: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
论我国工会在收入分配领域的维权职能被引量:10
2006年
在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国工会维护劳动者权利的重点是维护其获得劳动报酬权利。劳动报酬不仅包括劳动力价值部分,还应包括劳动者能与其他要素所有者共同分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而这仅从微观层面的维权中很难做到,这就要求工会的维权应扩展到宏观领域,通过提高劳动报酬标准来实现广大劳动者的这一权利。
信卫平燕晓飞
关键词:收入分配工会维权
民营企业如何应对入世挑战
2003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稳健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尽管民营经济占有社会资源的比重仅为1/3,但对GDP增长的贡献却超过2/3;工业总产值中民营经济的比重已接近3/4;95%以上的新增就业是民营企业提供的。因此,有专家预测,民营经济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的主流。 一、中国民营企业的主要特点 (一)企业数量多。
燕晓飞
关键词:企业家族式管理民营企业发展资本密集型入世挑战中介服务世贸组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