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邢红霞

邢红霞

作品数:70 被引量:264H指数:8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帕金森
  • 17篇帕金森病
  • 15篇细胞
  • 13篇多巴
  • 8篇多巴胺
  • 8篇血管
  • 8篇基因
  • 8篇急性
  • 8篇梗死
  • 8篇出血
  • 7篇蛋白
  • 7篇抑郁
  • 7篇脑梗
  • 7篇脑血
  • 6篇同型半胱氨酸
  • 6篇蛛网膜
  • 6篇蛛网膜下
  • 6篇蛛网膜下腔
  • 6篇相关肽
  • 5篇血管痉挛

机构

  • 67篇新乡医学院第...
  • 8篇新乡医学院
  • 7篇郑州大学第一...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新乡医学院第...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郑州大学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南阳市中心医...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深圳市疾病预...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武汉市精神卫...
  • 1篇郑州市第一人...
  • 1篇沈丘县人民医...

作者

  • 69篇邢红霞
  • 37篇王玉梅
  • 21篇史莉瑾
  • 14篇田小军
  • 13篇赵建华
  • 12篇李合华
  • 11篇毛兴爱
  • 11篇李杰
  • 10篇刘胜
  • 7篇殷闯
  • 5篇郭双喜
  • 5篇吉四辈
  • 5篇张博爱
  • 5篇彭海
  • 4篇韩金红
  • 4篇袁燕
  • 4篇苏洲
  • 3篇朱元凯
  • 3篇丰慧根
  • 3篇秦红英

传媒

  • 5篇中国神经免疫...
  • 3篇脑与神经疾病...
  • 3篇临床荟萃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新乡医学院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2篇中国医药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临床医学研究...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年份

  • 6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10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11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4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褪黑素对离体帕金森病模型黑质NF-κB表达及黑质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褪黑素(melatonin,MT)对6-羟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所制造的离体帕金森病(Pakinson disease,PD)模型的影响。方法将14只大鼠分成假手术组、MT组和对照组3组,MT组大鼠经腹腔连续3 d注射MT,另两组以相同方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然后MT组和对照组分别取脑片置于含6-OHDA的人工脑脊液中孵育2 h。应用TUNEL法、免疫组化技术观察黑质细胞凋亡的数量并检测黑质细胞NF-κBp65表达情况。结果假手术组未见明显黑质细胞凋亡,MT组较对照组黑质细胞凋亡明显减少,且黑质细胞NF-κB p65的表达也有所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对离体PD模型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抗凋亡。
邢红霞彭海刘敏王玉梅朱红灿
关键词:帕金森病6-羟多巴胺黑质细胞凋亡核因子-KB
睡眠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 探讨睡眠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84例老年脑卒中抑郁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睡眠干预.结果 干预组抑郁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睡眠干预可明显提高老年脑卒中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
秦红英邢红霞
关键词:睡眠干预老年脑卒中抑郁状态
同型半胱氨酸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研究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 ,Hcy)对帕金森病 (PD)模型动物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40只大鼠被分成 4组 ,通过脑立体定向注射 6 羟多巴胺建立大鼠PD模型 ,2h后同侧脑立体定向注射同型半胱氨酸或生理盐水 ,采用行为学方法 ,免疫组化技术 ,生化方法 ,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 ,黑质细胞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形态改变 ,以及自由基和抗自由基酶的变化。结果 局部注射同型半胱氨酸能明显增加 6 羟基多巴胺所制成的帕金森模型动物的旋转圈数、减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以及细胞突起及纤维数逐渐减少 ,并且引起自由基反应增强 ,抗自由基酶减少 ,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Hcy加重PD模型动物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 ,其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邢红霞彭海孙圣刚
关键词:帕金森病酪氨酸羟化酶同型半胱氨酸
米诺环素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家族变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6-OHHDA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黑质GDNF,NTN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144只大鼠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PD组、米诺环素组,每组36只。每组又随机分为即刻、...
邢红霞李玮
关键词:米诺环素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文献传递
局部亚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谷氨酸转运体功能的影响
2006年
目的:观察病变侧缺血至再灌期亚低温(32~33℃)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体积、水肿程度、谷氨酸转运体功能及谷氨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8/11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6只、常温脑缺血组32只和亚低温脑缺血组32只。3组再均分为缺血再灌注后2h,1,3,7d4个时间点,假手术组每个时间点4只,另两组每个时间点8只。②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即刻应用采用可调控半导体制冷仪对大鼠病变侧给予亚低温治疗,并持续至再灌期。③采用TTC染色测梗死体积,物理方法测水肿程度,利用脑组织突触膜颗粒对3H-L-谷氨酸摄入量的测定及分光光度法观察皮层谷氨酸转运体功能及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谷氨酸含量。结果:8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同常温脑缺血组相比,亚低温脑缺血组梗死体积明显减少(梗死体积减少56.3%~66.0%)。②同常温脑缺血组相比,亚低温脑缺血组水肿程度明显减少(减少2.8%~6.5%)。③同常温脑缺血组相比,亚低温脑缺血组谷氨酸转运体功能增强(P<0.05)。④同常温脑缺血组相比,亚低温脑缺血组谷氨酸含量降低(P<0.05)。结论:病变侧亚低温能显著减小脑梗死体积和脑水肿,其机制可能为通过谷氨酸转运体降低谷氨酸的含量。
邢红霞李合华秦红英王玉梅赵建华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谷氨酸
Kimura病导致脑动脉狭窄伴梗死1例报道被引量:1
2007年
付胜奇邢红霞杨蕾张在强毛兴爱
关键词:KIMURA病脑动脉狭窄化脓性扁桃体炎梗死左上肢无力病例简介
帕金森病患者血浆蛋白质组学的初步分析及鉴定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血浆蛋白质组学的变化并筛选PD临床诊断和干预相关的生物学标志物。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PD患者33例,按照疾病分期将患者分为早期PD组(n=19)和晚期PD组(n=14);另选取同期3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从3组受试者中随机选取6例受试者的血样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联合Q-Exactive质谱仪筛选出早期PD组、晚期PD组、对照组样本中的蛋白质表达谱,并统计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分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早期PD组、晚期PD组和对照组受试者血浆中载脂蛋白E(APOE)、过氧化物酶蛋白-2(PRDX-2)、补体成分7(C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早期PD组与对照组之间筛选出97个差异性表达的蛋白质分子,晚期PD组与对照组之间筛选出68个差异性表达的蛋白质分子。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蛋白质功能主要与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补体激活、神经突触再生等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3组受试者血浆中C7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PD组、晚期PD组患者血浆中APOE、PRDX-2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患者血浆中的蛋白质表达发生改变,APOE和PRDX-2可能是早期诊断PD的生物学标志物。
陈曼何开武任晓虎杨细飞邢红霞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技术帕金森病生物学标志物
亚低温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和缺血局部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局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影响,探讨亚低温对脑缺血性损害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体质量在250~300 g的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亚低温组(n=15)和对照组(n=15),采用线栓法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制模成功后,将亚低温组和对照组大鼠分别置于冰毯机和常温操作台上,使其肛温保持在(33±1)℃和(37±0.5)℃。12 h后,自左心室取血,断头取脑,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缺血区ICAM-1阳性血管数目和应用免疫放射测定法(IRMA)检测血清IL-6含量。结果免疫组化分析示缺血局部ICAM-1的表达较对照组下降,IRMA检测的血清IL-6含量亚低温组较对照组降低。结论亚低温可降低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清IL-6含量和减少缺血局部ICAM-1的表达,推测亚低温降低IL-6和ICAM-1的表达为亚低温减轻脑缺血性损害的神经保护作用之一。
付胜奇邢红霞毛兴爱
关键词:亚低温白细胞介素-6细胞间黏附分子-1脑缺血
米诺环素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受体α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不同时间点黑质及纹状体中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受体α1(GFRα1)的表达及米诺环素对PD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雌性清洁级Sprague-Dawley大鼠14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米诺环素组,每组36只。模型组和米诺环素组采用6-羟基多巴胺注射于大鼠的黑质和纹状体建立PD模型。建模后14 d米诺环素组大鼠给予米诺环素45 mg·kg-1灌胃。应用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价大鼠的行为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黑质及纹状体GFRα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mNSS评分均为0;模型组大鼠的mNSS评分重度损害33只,中度损害3只;米诺环素组大鼠中度损害31只,轻度损害5只。在黑质及纹状体区域,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各时间点GFRα1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米诺环素组大鼠各时间点GFRα1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米诺环素组大鼠GFRα1的相对表达量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诺环素能够增加PD大鼠GFRα1的相对表达量,可能通过抑制胶质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等途径,发挥对多巴胺能神经元营养和保护的生物学作用。
姜建凯王玉梅邢红霞
关键词:米诺环素帕金森病
床旁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疗效及药品比例。方法将63例吉兰-巴雷综合征分为3组:人工肝血浆置换12例(置换组)、注射人丙种球蛋白组33例(丙球组)、激素治疗组18例(激素组),观察各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人工肝血浆置换组平均起效时间(5.1±1.7)d,有效率91.67%;注射人丙种球蛋白组平均起效时间(5.6±1.8)d,有效率90.91%;激素治疗组平均起效时间(13.8±2.2)d,有效率22.22%。人工肝血浆置换组、注射人丙种球蛋白组与激素组疗效对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889,24.727,P<0.01);丙球组与血浆置换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6,P>0.05)。药品比例平均(60.4±19.2)%,置换组平均(26.5±3.1)%,丙球组平均(75.5±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激素组平均(55.5±2.8)%,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安全、有效,而且能够显著降低药品费用占全部医疗花费的比例。
田小军赵建华郝洁王玉梅邢红霞史莉瑾李杰吉四辈
关键词:吉兰-巴雷综合征血浆置换人工肝支持系统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