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焕焕

作品数:21 被引量:220H指数:7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脓毒
  • 10篇脓毒症
  • 7篇休克
  • 6篇预后
  • 6篇肾损
  • 6篇肾损伤
  • 6篇急性肾损
  • 6篇急性肾损伤
  • 5篇脓毒性
  • 4篇脓毒性休克
  • 3篇血液
  • 3篇血液净化
  • 3篇乳酸
  • 3篇衰竭
  • 3篇呼吸衰竭
  • 3篇患者预后
  • 2篇休克患者
  • 2篇血容量
  • 2篇血液净化治疗
  • 2篇有创

机构

  • 18篇滨州医学院附...
  • 6篇滨州医学院

作者

  • 21篇田焕焕
  • 12篇王晓芝
  • 11篇王涛
  • 9篇郝东
  • 8篇韩沙沙
  • 6篇宁方玉
  • 6篇刘晓立
  • 5篇李志
  • 4篇孙婷
  • 3篇吕冰洁
  • 3篇翟乃亮
  • 3篇吕长俊
  • 3篇齐志江
  • 2篇商全梅
  • 2篇许玲
  • 2篇高福泉
  • 1篇张晓荣
  • 1篇潘磊
  • 1篇夏永富
  • 1篇赵娜

传媒

  • 8篇中华危重病急...
  • 3篇滨州医学院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大医生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液体平衡对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田焕焕王晓芝
严重脓毒症的基础与临床
王晓芝刘向勇郝东李志孙婷刘晓立田焕焕王涛齐志江
研究背景: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当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急性肾损伤(AKI)、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休克等情况时称为严重脓毒症。每年约有3000万患者发病、病情发展迅速、具体机理不明...
关键词:
关键词:脓毒症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血液净化治疗
不同时机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
2019年
目的分析不同时机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重度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73例患者展开研究,对照治疗时间差异分为对照(6 h后)和观察组(6 h前);对比分析临床指标用时、动脉血气和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60.36±15.23)h,总机械通气时间(158.26±25.23)h,ICU住院时间(7.23±1.45)d,临床各指标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心率较稳定,动脉血气各指标明显较对照组好,肺功能各指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尽早实施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疗效显著。
韩沙沙翟乃亮许玲田焕焕
关键词:重度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早期干预时机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在AKI早期实施CRRT干预对sepsis致AKI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患者CRRT治疗的最佳时机。 [方法]对2009.01-2011.12入住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脓毒症性急...
田焕焕
关键词:连续肾脏替代治疗肾功能恢复
文献传递
液体过负荷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液体过负荷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入住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诊断为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患者入重症监护病房(ICU)72小时的液体过负荷百分比(FO%),以5%为分界线将患者分为FO%<5%与FO%≥5%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情况,比较两组患者28天病死率、液体入量(包括复苏液体及非复苏液体),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7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入选本研究,FO%≥5%组患者的28天病死率高于FO%<5%组患者(45.5%比21.2%,P<0.05)。入ICU第1天FO%≥5%组液体总入量、非复苏液体量大于FO%<5%组(分别为P<0.01,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应用机械通气、血小板<100×10^(9)/L、FO%≥5%为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1.977、8.303和8.549)。结论 液体过负荷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有关,非复苏液体可能成为感染性休克早期液体过负荷的主要促进因素,通过减少非复苏液体减轻液体过负荷可能减轻脏器功能损伤及改善预后。
田焕焕田霞霞徐强徐海晓王涛宁方玉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预后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年龄≥18岁且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标准治疗组和CBP治疗组。两组患者均参照2016年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处理国际指南相关推荐给予初始液体复苏、控制感染源及应用抗菌药物等标准治疗;CBP治疗组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剂量为25~30 mL·kg-1·h-1,血流速为150~200 mL/min,每天20 h以上,连续治疗3 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 d、3 d记录患者的血乳酸(Lac)、降钙素原(PCT)、淋巴细胞计数(LYM)、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等临床资料;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IL-4、IL-7)、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γ-干扰素(IFN-γ)〕及内皮细胞损伤相关指标〔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硫酸乙酰肝素(HS)、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水平;同时记录两组患者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并随访患者28 d转归。结果最终入选标准治疗组患者20例,入选CBP治疗组患者1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感染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标准治疗组ICU住院时间为(10±5)d;28 d死亡5例,存活15例。CBP治疗组ICU住院时间为(9±4)d;28 d死亡8例,存活11例。两组ICU住院时间和28 d死亡患者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 d Lac、PCT、LYM、APACHEⅡ、SOFA评分及免疫功能和内皮细胞损伤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 d时,CBP治疗组患者Lac、PCT及APACHEⅡ、SOFA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同时IFN-γ和IL-4等促炎与抗�
陈艳青黄潇刘晓立田焕焕吕冰洁孔桂青宁方玉王涛郝东
关键词:脓毒症内皮细胞免疫调理
支气管镜下表现对重症患者侵袭性肺曲霉菌病诊断的辅助作用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下表现对重症患者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诊断的辅助作用。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疑似IPA患者。确诊、临床诊断和拟诊均按照《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的分级标准诊断,符合者纳入IPA组,不符合者上述诊断或其他病原体感染者纳入非IPA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记录治疗前后支气管镜下气管和支气管黏膜改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半乳甘露聚糖肽抗原检测(GM试验)和病原学培养结果。比较各组患者基线情况、支气管镜下表现与胸部CT表现及其动态变化。结果最终142例疑似IPA患者纳入分析,按照IPA分级诊断标准,确诊12例,临床诊断77例,拟诊22例,非IPA 31例。142例患者中有支气管镜下典型气道黏膜损伤表现者60例,其中确诊患者7例(58.3%),临床诊断52例(67.5%),拟诊1例(4.5%),而非IPA者无一例有损伤表现。IPA患者中分别有12例确诊(100%)、73例临床诊断(94.8%)和21例拟诊(95.5%)者进行了胸部CT检查,多为斑片状或条索状密度增高影等非特异性胸部CT表现,具有典型IPA胸部CT表现(晕轮征和空洞或新月征)者分别为确诊组3例(25.0%)、临床诊断组7例(9.0%)、拟诊组0例(0%)。确诊及临床诊断的89例患者中有支气管镜下气道黏膜损伤表现且复查≥3次者35例,均进行了抗曲霉菌治疗,其中16例存活,19例死亡。存活组患者支气管镜下黏膜损伤表现逐渐减轻、临床表现逐步好转;死亡组患者中有16例支气管镜下气道黏膜损伤恶化。结论重症患者支气管镜下气道黏膜损伤的特异性表现对IPA诊断具有重要的提示意义;在重症患者不能及时进行病理或胸部CT检查的情况下,动态观察气道黏膜损伤改变是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评估抗真菌治疗效果和IPA预后的简单辅助方法。
田焕焕韩沙沙宁方玉刘晓立黄潇郝东王晓芝王涛
关键词:支气管镜检查侵袭性肺曲霉菌病肺泡灌洗液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联合血乳酸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联合血乳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51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28 d时存活45例、死亡6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胸腔阻抗法进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记录入院时及治疗24 h时的系统血管阻力指数(SVRI)、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心排血量(CO)。于患者入院时及治疗24 h时采集动脉血2 mL,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乳酸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治疗24 h时的SVRI、CO、乳酸单独及联合检测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不良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存活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死亡患者(P<0.05)。死亡患者治疗24 h时SVRI及乳酸水平较存活患者升高、CO较存活患者降低(P均<0.05)。ROC曲线显示,治疗24 h的SVRI联合血乳酸预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不良预后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5.6%(AUC=0.952,95%CI为0.878~1.000),均高于单一指标的预测价值。结论治疗24 h时的SVRI与血乳酸联合检测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具有良好的预后评估效能,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作为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监测及评估手段之一。
韩沙沙黄潇潘磊田焕焕曹国红王晓芝
关键词:呼吸衰竭胸腔阻抗法血流动力学乳酸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致呼吸衰竭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17年4月-2018年10月收治COPD致呼吸衰竭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实施支气管扩张等常规治疗,同时观察组实施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对比组实施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血液动力学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PaO2)等血液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窗时PaC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低于治疗前,PaO2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窗时PaCO2、MAP、HR均低于对比组,PaO2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疾病致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有助于改善血液动力学指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韩沙沙宁方玉田焕焕
关键词: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血液动力学
2009年至2015年重症加强治疗病房非发酵菌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分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连续7年非发酵菌感染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为指导ICU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山东省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ICU住院患者,收集从下呼吸道、血、尿、胆汁、分泌物等标本中分离出非发酵菌的相关资料,分析非发酵菌感染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以及多重耐药(MDR)菌株的分离率。结果7年间共分离出非发酵菌2672株,占革兰阴性(G-)杆菌的57.9%(2672/4613),占所有分离菌株的35.2%(2672/7587);其中居于前5位的非发酵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38.4%)、铜绿假单胞菌(34.6%)、洋葱伯克霍尔德菌(9.9%)、嗜麦芽窄食单胞菌(6.2%)和荧光假单胞菌(5.6%);非发酵菌主要来源于下呼吸道(60.9%)。7年间每年非发酵菌均占G-杆菌的50%以上,各年度前5位菌种无明显变化,其中鲍曼不动杆菌上升趋势明显(从2009年的26.5%升至2015年的50.2%),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及荧光假单胞菌呈下降趋势(分别从2009年的15.6%、10.6%和13.0%降至2015年的5.6%、7.4%和1.4%),而铜绿假单胞菌变化趋势不明显,7年间始终保持在30%左右。药敏结果显示,2009年至2015年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氨基糖苷类及三代头孢菌素均保持在约70%的高耐药率,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保持稳定的低耐药率(40.2%~68.1%)及相对较高的敏感率(23.6%~46.0%)。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对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58.3%-87.7%)及三代头孢菌素始终保持较高的敏感率(头孢他啶为55.6%-79.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为62.5%~86.2%,头孢哌酮/舒巴坦为46.0%~8
郝东胡振彩刘晓立孙婷王涛田焕焕王晓芝
关键词:非发酵菌重症加强治疗病房细菌耐药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