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
-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短刺小克银汉霉AS3.153菌株对雷诺嗪的代谢转化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建立能够模拟雷诺嗪在哺乳动物体内代谢的微生物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制备代谢产物。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雷诺嗪在4种小克银汉霉转化模型中的转化产物,选择其中转化能力最强的菌株,针对雷诺嗪3种主要代谢产物进行了培养基初始pH值、底物质量浓度、转化时间等转化条件的优化。结果短刺小克银汉霉AS 3.153对雷诺嗪的转化能力最强,将其转化为9种代谢产物,采用半制备液相色谱法制备分离得到3种主要代谢产物,确证其结构分别为羟基化雷诺嗪及雷诺嗪硫酸酯结合物。结论短刺小克银汉霉AS 3.153对雷诺嗪的转化与哺乳动物代谢结果类似,可作为模拟哺乳动物体内代谢的体外模型使用。
- 周立华唐静雅王薇孟庆彬孙璐魏冉
- 关键词:雷诺嗪微生物转化
- 阿魏酸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被引量:9
- 2007年
- 采用醋酸钙梯度法制备阿魏酸脂质体,考察不同因素对包封率的影响。制备的脂质体包封率可达到(80.2±5.2)%,粒径约150 nm。空白脂质体和载药脂质体的zeta电位分别为(13.14±1.67)mV和(4.12±0.05)mV。冷冻蚀刻电镜观察结果为单室脂质体。建立了U937细胞株氧化损伤模型,采用MTT法、荧光显微镜及光学显微镜考察了细胞活度、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的形态学变化,评价阿魏酸脂质体对U937细胞株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阿魏酸脂质体组体外抗氧化活性强于阿魏酸溶液。
- 秦晶陈大为崔侨乔明曦胡海洋赵秀丽王薇
- 关键词:脂质体阿魏酸MTT线粒体膜电位
- 短刺小克银汉霉AS 3.153菌株对丁咯地尔的代谢转化被引量:2
- 2012年
- 建立能够模拟丁咯地尔在哺乳动物体内代谢的微生物模型,研究丁咯地尔在微生物体内的转化途径,并应用该模型制备代谢产物。菌株筛选实验中考察了4种小克银汉霉对丁咯地尔的转化能力,确定最佳菌株为短刺小克银汉霉AS 3.153;然后针对该菌株进行转化条件(培养基初始pH、底物浓度和转化时间)优化,建立微生物模型。应用LC-MSn法对转化样品进行分析,共检测到3种代谢产物,其中2种为首次发现的丁咯地尔代谢产物,进一步采用半制备液相色谱法制备获得对位-O-去甲基丁咯地尔和12-C-氧化丁咯地尔。哺乳动物对比实验表明,短刺小克银汉霉AS 3.153对丁咯地尔的代谢情况与人和比格犬类似,而与大鼠差异较大。
- 王薇杨亚楠马晓敏卜平孙璐
- 关键词:丁咯地尔微生物转化
- 离子凝胶法制备水杨酸壳聚糖纳米粒被引量:14
- 2007年
- 目的以壳聚糖为载体材料制备水杨酸壳聚糖纳米粒,并对其制备工艺及体系pH值对药物包封率的影响进行考察,初步探讨壳聚糖纳米粒的载药机制。方法以水杨酸为模型药物,采用离子凝胶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粒,以包封率及粒径为指标,考察处方因素对纳米粒制备的影响。结果壳聚糖浓度、体系的pH值、药物质量浓度是影响制备工艺的主要因素;体系的pH值可显著提高壳聚糖纳米粒的包封率。结论药物与壳聚糖之间的离子相互作用较弱,并不是纳米粒载药的主要机制。
- 王宇陈大为乔明曦王薇胡海洋赵秀丽
- 关键词:水杨酸壳聚糖纳米粒包封率
- LC-MS^n法研究雷诺嗪在比格犬尿中的主要代谢物被引量:2
- 2012年
- 灌胃给予健康比格犬雷诺嗪(30 mg.kg 1)后,收集不同时段的尿样,经C18小柱固相萃取,采用LC-MSn法对比格犬尿样中雷诺嗪和代谢物进行测定。通过与雷诺嗪及其3个代谢物对照品比较,将空白尿样和给药后尿样的总离子流色谱图和选择离子监测色谱图比较,并分析各个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准分子离子和多级碎片离子,在比格犬尿样中共检测到31种代谢物,包括17种I相代谢物和14种II相代谢物,其中16种为首次在生物体内发现的雷诺嗪代谢物。结果表明,雷诺嗪在比格犬体内的主要代谢途径为O-去甲基化、O-去芳基化、羟基化、N-去烷基化、酰胺水解、葡糖醛酸化和硫酸化。为深入研究雷诺嗪在人体内的代谢情况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方向。
- 唐静雅王薇李黎张纯刚王迪敏孙璐
- 关键词:雷诺嗪代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