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云
- 作品数:6 被引量:63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科委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胰岛素抵抗与认知障碍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7年
-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胰岛素抵抗与认知障碍之间存在一定联系,甚至有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该联系并研究其可能存在的机制.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与不同程度的认知改变相关,包括认知下降、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胰岛素信号通路在中枢胰岛素抵抗和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上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可能对认知损害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 林晨边云韩笑乐陈丽朱瑜陈大春
-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胰岛素信号通路
- 精神分裂症患者奥氮平剂量校正血浆浓度的非遗传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考察精神分裂症患者奥氮平剂量校正血浆浓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2—9月就诊于北京回龙观医院且服用奥氮平治疗的544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方法检测奥氮平血浆浓度,从病历系统中提取患者的一般资料,统计分析年龄、性别、体重、合并用药和肝肾功能对奥氮平剂量校正血浆浓度的影响。结果高龄组患者的奥氮平剂量校正血浆浓度明显高于低龄组[(4.31±1.74)比(5.11±1.88)ng/(ml·mg·d),t=4.263,P<0.05];女性患者的奥氮平剂量校正血浆浓度明显高于男性组[(5.43±1.89)比(4.02±1.57)(ml·mg·d),t=9.148,P<0.05];肥胖组的奥氮平剂量校正血浆浓度明显低于非肥胖组[(4.13±1.79)比(4.55±1.80)(ml·mg·d),t=2.095,P<0.05];单一使用奥氮平组、奥氮平合并利培酮组、奥氮平合并丙戊酸钠组、奥氮平合并氯氮平组的奥氮平剂量校正血浆浓度分别为(4.72±1.77)、(4.91±1.91)、(3.52±1.06)和(4.39±2.23)ng/(ml·mg·d),四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62,P=0.012),进一步的两两比较发现,仅合并丙戊酸钠组较单一使用奥氮平组的奥氮平剂量校正血浆浓度明显降低(P<0.05);未发现肝肾功能异常对奥氮平剂量校正血浆浓度有明显影响(均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合并用药等对奥氮平剂量校正血浆浓度均有影响,临床医生在使用奥氮平进行治疗时,应综合考虑所有因素的结合效应,合理制订给药方案。
- 马泊涛安会梅王永前边云王志仁杨甫德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治疗药物监测奥氮平
-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被引量:37
- 2021年
-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特点。方法:纳入符合ICD-10抑郁发作和复发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78例,以及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143例。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AHRBI)评定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同时抑郁症组被试家长完成AHRBI父母版(AHRBI-P)评定。结果:抑郁症组的AHRBI总分、破坏纪律和自杀自伤行为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抑郁症组AHRBI总分、攻击暴力、破坏纪律和自杀自伤行为因子分均高于AHRBI-P相应评分(均P<0.05)。AHRBI自杀自伤行为因子分女性高于男性,AHRBI-P攻击暴力和破坏纪律行为因子分女性均低于男性(均P<0.05)。结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多于正常青少年,并存在性别差异。父母可能低估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健康相关危险行为。
- 王智雄刘靖李雪边云林晨刘彦茹
- 关键词:青少年抑郁症
- 双相障碍与单相抑郁患者雌二醇和催乳素水平对照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单相抑郁患者与健康人群之间雌二醇、催乳素水平差异以及性激素水平与躁狂、抑郁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住北京回龙观医院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99例(男性55例,女性44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蒙哥马利-艾森贝格抑郁量表(MADRS)评估抑郁症状,采用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估躁狂症状;选取与患者组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4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研究对象周围血中雌二醇、催乳素水平。结果催乳素水平在双相障碍组、单相抑郁组以及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75,P<0.05),而三组雌二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催乳素水平与BRMS评分呈正相关(r=0.361,P=0.033),雌二醇水平与抑郁症状及躁狂症状评分相关均不显著(P>0.05)。结论心境障碍患者存在性激素水平的改变;性激素水平与情感症状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
- 林晨张荣珍付卫红陈科高岚冯薇边云陈大春
-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单相抑郁雌二醇催乳素
- 外源性褪黑素对情感障碍的情绪调控作用:Meta分析和实验序贯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外源性褪黑素对情感障碍的情绪调控作用。方法:纳入使用褪黑素作为单一用药或增效剂治疗情感障碍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综合判断褪黑素对情感症状的疗效,使用试验序贯分析评估结果的稳健性。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褪黑素治疗组与安慰剂组相比,对抑郁症和季节性情感障碍患者抑郁症状疗效的合并效应值为0.29(95%CI:0.09~0.4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2,P=0.005)。试验序贯分析显示Meta分析结果稳定可靠。结论:褪黑素对抑郁症和季节性情感障碍患者的抑郁症状有治疗作用,但对双相障碍患者躁狂症状的作用尚不明确。
- 边云林晨马泊涛朱瑜王智雄杨甫德
- 关键词:褪黑素情感障碍抑郁症状
- 重复经颅磁刺激改善失眠患者主观睡眠质量的Meta分析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 系统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失眠患者主观睡眠质量的疗效,为rTMS治疗失眠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纳入关于rTMS治疗失眠或睡眠障碍的随机对照研究。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2进行Meta分析,采用Stata 13.0分析发表偏倚。结果 最终纳入13篇文献,共88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rTMS治疗组睡眠质量改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SMD=-1.11,95% CI:-1.46^-0.76,Z=6.22, P <0.01 )。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针对原发性和继发性失眠患者,rTMS治疗组睡眠质量改善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原发性: SMD=-1.22 ,95% CI:-1.72^-0.72,Z=4.77,P<0.01;继发性:SMD=-1.04,95% CI:-1.55^-0.54,Z=4.04,P <0.01)。高频和低频rTMS对患者睡眠质量评分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高频:SMD=-0.44,95% CI:-0.76^-0.13,Z=2.73, P< 0.01;低频:SMD=-1.24,95% CI:-1.61^-0.86,Z=6.45,P <0.01)。结论 高频或低频rTMS联合常规治疗对失眠患者主观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更佳,对原发性和继发性失眠均有效。
- 边云马泊涛王智雄林晨韩笑乐杨甫德
- 关键词:失眠症经颅磁刺激睡眠质量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