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平
- 作品数:12 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舟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阿魏酸-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缓释保鲜研究
- 为提高阿魏酸(FA)水溶性,探索其抗菌抗氧化等活性作用对水产保鲜的影响。以β-环糊精(β-CD)为壁材,阿魏酸为客体,采用电磁搅拌-饱和溶液法制备阿魏酸-β-环糊精包合物。利用红外光谱(FTIR)、差示热量扫描(DSC)...
- 王丽平余海霞杨水兵胡亚芹
- 关键词:阿魏酸Β-环糊精包合物缓释保鲜
- 一种采用静电场来增强带鱼鱼糜凝胶特性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静电场来增强带鱼鱼糜凝胶特性的方法,该方法先将带鱼鱼糜隔水流水解冻,空擂5‑10min,然后加入带鱼鱼糜重量3%‑6%的食盐和7%‑10%的木薯淀粉,加水,调节水分含量至75‑85%后擂溃30‑45m...
- 胡亚芹王丽平陈士国叶兴乾刘东红陈健初
- 文献传递
- 电场对三疣梭子蟹微冻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8年
- 主要对比研究添加电场微冻和普通微冻条件下三疣梭子蟹的贮藏品质变化情况。贮藏过程中对各项与品质相关的指标进行测定,包括与蛋白相关的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SDS-PAGE电泳,与脂肪氧化相关的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与微生物生长相关的菌落总数(total viable count,TVC)以及梭子蟹肌肉组织微观结构观察,对比两种贮藏方式下品质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普通微冻组的蛋白质聚集较明显,TVB-N值上升较快。电场微冻组肌肉组织微观结构破坏程度较小。在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场微冻比普通微冻具有更好的延长三疣梭子蟹货架期的作用。
- 李苑王丽平王丽平杨水兵胡亚芹
-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肌肉品质
- 一种减少鱼类产品微冻储藏中冰晶形成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鱼类产品微冻储藏中冰晶形成的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是:1)清洗:挑选新鲜的鱼,用水进行冲洗;2)沥水:将清洗后的鱼放入筐内,静置2-3min;3)叠加电场微冻保存:将沥水后的鱼置于由两块连接电场发生器...
- 胡亚芹陈士国丁甜李苑王丽平
- 文献传递
- 水产品冻结贮藏中冰晶的形成及控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7
- 2016年
- 冻结贮藏是目前水产品保藏的重要方式,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水产品的新鲜程度。而冻结贮藏的过程中冰晶的生成会对水产品品质产生破坏,影响风味和质构。冻品再解冻又会导致大量汁液流失。本文对冰晶形成的机理进行探讨,分析影响冰晶生成的因素,并介绍目前控制水产品冰晶形成的一些方法。影响冰晶形成的因素有冻结速率、冻结温度、温度波动等,控制冰晶形成的方法有微冻、压力转移冻结等。
- 李苑王丽平李钰金胡亚芹
- 关键词:水产品冰晶汁液流失
- 阿魏酸-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及带鱼保鲜研究
- 本课题将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与阿魏酸(Ferulic Acid,FA)以不同主客体比例(1∶0.5、1∶1和1∶2)通过共沉积法制备成包合物(即IC1∶0.5、IC1∶1和IC1∶2),并...
- 王丽平
- 关键词:带鱼包合物Β-环糊精阿魏酸腐败菌
- 不冻结渔品的辅助保鲜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冻结渔品的辅助保鲜装置,用于辅助冰箱保藏渔品,包括控制器、变压器、第一电板、第二电板;其中,所述控制器和变压器相连,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电板相连,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电板相连;所述第一电板设置在...
- 胡亚芹沈莹杰杨志坚余海霞杨水兵王丽平李苑
- 文献传递
- 一种不冻结渔品的辅助保鲜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冻结渔品的辅助保鲜装置,用于辅助冰箱保藏渔品,包括控制器、变压器、第一电板、第二电板;其中,所述控制器和变压器相连,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电板相连,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电板相连;所述第一电板和...
- 胡亚芹沈莹杰杨志坚余海霞杨水兵王丽平李苑
- 文献传递
- 高压电场对生鲜食品保鲜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26
- 2017年
- 生鲜食品新鲜程度直接影响市场需求,其产后腐败带来的经济损失也不可估量,因此保鲜技术研究至关重要。高压电场在处理食品时具有无热效应、能耗极小、食品温度上升幅度小、对食品本身品质基本无影响等特点,是目前生鲜保鲜领域应用前景最好的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高压电场的基本原理,分别从膜电位、酶活性和微观质地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其在果蔬、水产品和肉类食品中的保鲜作用机理,并进一步对高压电场未来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 王丽平李苑余海霞杨水兵胡亚芹
- 关键词:高压电场果蔬水产品肉类制品
- 典型外源抗生素在土壤中的转归及其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相互作用和机理研究
- 随着抗生素药物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抗生素的残留污染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并逐渐成为人类普遍关注的一个环境问题。由于土壤是抗生素等污染物质的主要归宿之地,进入环境中的抗生素最终将在土壤/沉积物中积累。...
- 王丽平
- 关键词:土壤转归吸附解吸微生物多样性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