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聪

作品数:40 被引量:184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切除
  • 11篇细胞
  • 10篇直肠
  • 9篇预后
  • 9篇直肠癌
  • 9篇手术
  • 9篇肝癌
  • 9篇肠癌
  • 8篇外科
  • 7篇肿瘤
  • 7篇肝细胞
  • 6篇胶质
  • 5篇切除术
  • 5篇结直肠
  • 5篇胶质瘤
  • 5篇复发
  • 5篇肝切除
  • 4篇胃肠
  • 4篇胃肠道
  • 4篇结直肠癌

机构

  • 18篇中山大学
  • 17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40篇李聪
  • 19篇蔡建强
  • 15篇毕新宇
  • 13篇阎涛
  • 11篇黄振
  • 10篇赵建军
  • 8篇赵宏
  • 7篇陈忠平
  • 6篇周健国
  • 5篇万德森
  • 5篇潘志忠
  • 5篇陈芙蓉
  • 4篇陈银生
  • 4篇伍小军
  • 4篇张荣欣
  • 4篇李原
  • 4篇彭健宏
  • 3篇卢震海
  • 3篇张业繁
  • 3篇赛克

传媒

  • 4篇中华肿瘤杂志
  • 4篇中国神经肿瘤...
  • 3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肝癌电子杂志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护理与康复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结直肠肛门外...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抗癌之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肠道间质瘤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在胃肠道肿瘤中只占少数,但却种类繁多,形态复杂。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数十年里,消化道的间质肿瘤概念和分类混乱,由于病理学技术的限制,胃肠道许多混有平滑肌纤维或神经束的梭形细胞肿瘤,常被分类为平滑肌肿瘤或神经源性肿瘤,现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李聪蔡建强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外科手术新辅助治疗
血管生成拟态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1年
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是实体肿瘤中由肿瘤细胞而非内皮细胞构成的一种微循环结构,体现了恶性肿瘤细胞和/或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的可塑性与多潜能分化性。VM与肿瘤的病理级别及患者的预后有关。随着人们对VM的关注,发现了许多关于VM形成发展的信号通路,本文对VM的起源及VM的分子机制做一综述。
李聪陈银生陈忠平
关键词:血管生成拟态分子机制
结直肠癌筛查现状被引量:17
2016年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开展结直肠癌筛查较早的欧美国家发病率和病死率却下降明显,这与他们筛查参与率的提升密切相关。结直肠腺瘤缓慢增大并恶变的时间常需十数年,这种生物学特点使结直肠癌适于筛查。用于筛查的方法有粪便隐血试验(fecaloccultbloodtest.FOBT)、乙状结肠镜、全结肠镜、粪便DNA检测、CT结肠镜(cTcolonoscopy,CTC)等,各有优缺点。
李聪
关键词:结直肠癌粪便隐血试验乙状结肠镜结直肠腺瘤生物学特点DNA检测
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肠道功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了解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肠道功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179例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肠道功能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的肠道功能总分为(71.82±7.67)分,条目均分为(3.99±0.43)分。肠道功能各维度中,"排便受饮食影响"维度均分最高,为(4.39±0.80)分,其次是"便频便急"维度,为(4.22±0.49)分,"排便感觉异常"维度最低,为(3.03±0.67)分。肿瘤离肛缘距离是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肠道功能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肠道功能较好,肿瘤下缘距离肛缘距离<5.0 cm的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肠道功能较差。
罗梦娜陈钰芬温晓云李聪阳霞
关键词:直肠肿瘤保肛术肠道功能影响因素
肝癌拷贝数改变对基因异常表达的影响
2014年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乃至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新发病例占全球病例总数的一半以上,其死亡率在全球恶性肿瘤死因中排行第三[1]。而染色体拷贝数改变已被越来越多研究证实,与多种癌症包括肝癌的基因表达相关,并且是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因此。
李聪蔡建强
关键词:肝癌肝癌基因肝脏肿瘤拷贝数HCC
肝细胞肝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初步探讨肝细胞肝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效果。方法收集50例经单纯手术切除治疗的肝细胞肝癌患者术前外周血,分别采用纳米磁珠负性富集和Captor^TM无标记捕获系统分离与富集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采用上皮细胞和肝细胞肝癌组合标记的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循环肿瘤细胞,探讨循环肿瘤细胞分离、富集和鉴定的效果,观察患者手术前后循环肿瘤细胞的数量变化。结果纳米磁珠负性富集和Captor^TM无标记捕获系统均可有效分离和富集肝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单纯手术治疗的肝细胞肝癌患者术前外周血经纳米磁珠负性富集后循环肿瘤细胞检出率为96.0%(48/50),7.5ml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中位数为16个。术后7.5ml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中位数为17个,术前为2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采用纳米磁珠负性富集和Captor^TM无标记捕获系统均能有效分离和富集肝细胞肝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手术前后循环肿瘤细胞数目存在差异,动态检测肝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可辅助了解肿瘤进展。
穆洪林凯璇赵宏李聪孙玉琳蔡建强赵晓航
关键词:肝肿瘤肿瘤循环细胞
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脏及腹膜后淋巴结寡转移患者MDT诊治报道被引量:4
2017年
本文介绍1例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脏及腹膜后淋巴结寡转移患者的多学科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治经过。患者就诊时为直肠癌伴有同时性的肝转移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肝转移病灶属于潜在可切除目标。经过积极的全身治疗后,患者接受切除原发肿瘤以及髂血管旁转移淋巴结的手术。术后反复多次出现疾病的寡进展,通过有效的全身治疗以及多次有效的局部治疗获得长期的生存。该病例诊治经验提示,MDT制度可以给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提供最优的治疗方案,并帮助患者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对于符合寡转移的患者,有效的全身治疗配合有效的局部治疗往往能带来最大的生存获益,而有效的局部治疗包括但不局限于手术治疗。
张荣欣蒋新华李宇红李立曾智帆高远红顾仰葵元云飞潘志忠万德森丁培荣卢震海伍小军王福龙姜武李聪周文灏范文华张惠忠李安华李力人陈功
关键词:淋巴转移
替莫唑胺联合干扰素α/β治疗胶质瘤移植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背景与目的:6-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methyl transferase,MGMT)是肿瘤对甲基化类药物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常规方案对MGMT阳性胶质瘤的化疗效果不理想。本实验在动物体内观察干扰素α/β(interferonα/β,IFNα/β)联合替莫唑胺对MGMT阳性胶质瘤的治疗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IFNα/β对MGMT、核因子NF-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MGMT阳性胶质瘤干细胞SKMG-4G、U251G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成瘤后将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TMZ组、IFNα组、IFNβ组、TMZ+IFNα组和TMZ+IFNβ组,每组各5只荷瘤鼠,成瘤后7天分别给予药物治疗,观察动物体重、肿瘤的生长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蛋白免疫印记法检测瘤组织中MGMT蛋白和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药物处理对动物体重没有明显的影响。TMZ组、IFNα组、IFNβ组、TMZ+IFNα组和TMZ+IFNβ组肿瘤生长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MZ对SKMG-4G、U251G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35.2%±2.28%、16.7%±1.96%。当TMZ与IFNα或IFNβ联合应用时,能够更为显著地抑制肿瘤的生长,TMZ+IFNα组和TMZ+IFNβ组对SKMG-4G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58.4%±4.34%和63.4%±1.08%,对U251G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41.1%±8.66%和44.5%±1.90%,与相应的单独用药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TMZ+IFNα组和TMZ+IFNβ组的MGMT、NF-κB蛋白表达明显低于TMZ组,且MGMT与NF-κB表达呈正相关。结论:IFNα/β联合TMZ有协同的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干扰素α/β下调胶质瘤内NF-κB继而下调MGMT的表达相关。
王洁沈冬陈芙蓉吴明玮李聪陈忠平
关键词:胶质瘤替莫唑胺核因子ΚB
人脑胶质母细胞瘤微循环模式观察被引量:5
2012年
背景与目的: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以微血管增生为特征的高度血管化的异生组织,但现有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对胶质瘤的治疗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本文通过分析胶质母细胞瘤的微循环模式,为更好地理解胶质母细胞瘤的微循环构筑和靶向肿瘤养分供给系统的治疗提供新的视角。方法:采用CD34-PAS双重染色技术分析胶质母细胞瘤的微循环构筑。结果:胶质母细胞瘤的微血管密度大于正常脑组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胶质母细胞瘤中存在血管内皮依赖性血管、肿瘤细胞依赖性血管、细胞外基质依赖性血管和马赛克血管4种微循环模式。结论:胶质母细胞瘤的微循环模式具有异质性。
陈银生李聪梅鑫陈芙蓉吴秋良陈忠平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血管生成拟态
癌胚抗原在结直肠癌诊治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4
2019年
结直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最新的全球流行病学资料即2018年更新的GLOBAL CAN统计表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全球人口中位列第三(10.2%),其中,在男性中位居第三,在女性中位居第二[1]。在美国,2018年预计有95 270例新发结肠癌和43 030例新发直肠癌患者,同年预计将有50 630人死于结直肠癌[2]。在中国,结直肠癌也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列肺癌、胃癌之后的第3位,新发病例达38.8万例,死亡18.7万例[3]。不容乐观的是,近十余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仍在持续上升,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如广州、上海等尤为明显。
李聪万德森
关键词:结直肠癌癌胚抗原流行病学资料直肠癌患者发病率新发病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