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肖崎

作品数:49 被引量:137H指数:8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细胞
  • 13篇微循环
  • 12篇烫伤
  • 11篇激素
  • 10篇受体
  • 9篇糖皮质
  • 9篇糖皮质激素
  • 9篇皮质激素
  • 9篇粒细胞
  • 8篇心肌
  • 8篇皮质
  • 8篇中性粒细胞
  • 8篇内毒
  • 8篇内毒素
  • 7篇血管
  • 6篇毒素血症
  • 6篇血症
  • 6篇糖皮质激素受...
  • 6篇通透性
  • 6篇内毒素血症

机构

  • 45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153...

作者

  • 49篇龚肖崎
  • 26篇张亚霏
  • 25篇钟纪根
  • 11篇张国元
  • 11篇陈思聪
  • 9篇陈金明
  • 9篇吴宗贵
  • 6篇陈骏
  • 4篇林海
  • 4篇严鸣
  • 3篇宋诚荣
  • 3篇崔若兰
  • 3篇黄瀛
  • 3篇杨向群
  • 3篇王振中
  • 3篇沈慧卿
  • 2篇张金山
  • 2篇徐仁宝
  • 2篇江键
  • 2篇肖素芳

传媒

  • 11篇第二军医大学...
  • 7篇微循环学杂志
  • 4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基础医学与临...
  • 3篇中国应用生理...
  • 3篇中华整形烧伤...
  • 2篇中国微循环
  • 2篇中国血液流变...
  • 2篇中国医学物理...
  • 2篇解放军医学高...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国外医学(免...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年份

  • 1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8
  • 4篇1997
  • 5篇1996
  • 11篇1995
  • 6篇1994
  • 10篇1993
  • 5篇1992
  • 2篇1991
  • 2篇1990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驻极体对皮肤烫伤后微循环和血液粘度的影响被引量:11
1994年
本研究应用小鼠和大鼠的局部皮肤烫伤模型,观察驻级体对小鼠烫伤周围皮肤微循环及大鼠血液粘度的影响。动物分烫伤组和驻极体治疗组。结果:驻极体治疗可使烫伤周围的细小动脉收缩状态得到改善,血液速度加快:减轻充血带的渗出和淤血带的红细胞聚集与血栓形成:血液粘度和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提示驻极体治疗具有调整细小动脉和静脉张力,防止血栓形成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钟纪根龚肖崎张亚霏江键宋诚荣王振中
关键词:驻极体烫伤微循环血液粘度
阻断糖皮质激素受体对大鼠烫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
1997年
以RU38486阻断严重烫伤大鼠体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R),观察GR阻断对其肺血管壁通透性、肺含水量以及血液和肺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GR阻断明显加重严重烫伤大鼠肺血管壁通透性(P<0.05)、肺含水量(P<0.01)以及血液和肺组织匀浆中MDA含量(P<0.01)的升高;提示:GR减少可加重烧伤后脂质过氧化和肺血管壁通透性的升高,加快肺水肿的形成,导致烧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
林海林海林雪怡肖素芳林雪怡龚肖崎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受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烫伤
糖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对大鼠急性失血后肠系膜微循环及白细胞微流变的影响被引量:9
1992年
本实验以RU486阻断糖皮质激素受体(GR)后观察了急性失血后肠系膜微循环的变化。结果显示:1.GR阻断使失血后细动脉流速减慢进一步加重;2.GR阻断明显加重失血后的微血管周围渗出;3.GR阻断进一步增加失血引起的细静脉白细胞贴壁粘附,而且,在未失血时GR阻断已使白细胞贴壁增加。实验提示:GR阻断加重急性失血引起的微循环障碍,并且加重程度与GR阻断率有关.生物因素在引起失血后白细胞贴壁粘附中可能占有主要作用。糖皮质激素具有通过GR介导的血管壁通透性抑制作用。
吴建龚肖崎张亚霏徐仁宝
关键词:失血肠系膜微循环
缺氧-再给氧对大鼠胸主动脉环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1995年
生物测定法观察大鼠胸主动脉环经缺氧-再给氧、机械去内皮后,血管内皮分泌内皮细胞舒张因子(EDRF)的能力,EDRF前体L-精氨酸(L-Arg)及拮抗剂NG-甲基-L-精氨酸(L-NMMA)对大鼠胸主动脉内皮EDRF合成和分泌的影响。发现缺氧-再给氧及去内皮的血管环对乙酰胆碱(Ach)的舒张反应明显减弱或丧失,而对硝酸甘油的舒张反应仍保存。L-Arg可加强正常内皮环和缺氧-再给氧环对Ach的舒张反应;L-NMMA则使该作用消失。L-NMMA和去内皮均使血管环丧失对Ach的舒张反应。提示缺氧-再给氧和去内皮分别可使大鼠胸主动脉内皮分泌EDRF机制受损或丧失,提供外源性L-Arg有促使正常内皮和受损内皮合成和释放EDRF的作用。
黄岚陈思聪张亚霏张国元龚肖崎罗在明
关键词:乙酰胆碱血管舒张主动脉内皮
粉防己碱对大鼠顿抑心肌脂质过氧化的作用被引量:3
1998年
本实验探讨了粉防已碱(Tetrandrine,Tet)对心肌顿抑(MS)时心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对照组MDA为116.3±11.2nmol/g蛋白,心肌缺血15min时MDA含量仅轻度升高(P>0.05),而缺血15min+再灌注2h(MS)时则增加 2.4倍(P<0.01).心肌缺血前20min分别腹腔内给予Tet 64.2和96.3μmol/kg能显著减轻MS时MDA含量的升高,改善心功能.左室dp/dt_(max)与心肌MDA含量呈明显负相关(r=-0.89,P<0.01).结果表明:心肌脂质过氧化增强与MS的发生有关,Tet通过减轻心肌脂质过氧化对MS具有保护作用.
陈金明陈思聪张国元吴宗贵龚肖崎钟纪根
关键词:粉防己碱心肌顿抑脂质过氧化
一种新的测定血管壁通透性的方法被引量:1
1995年
给SD大鼠静脉注射荧光标记白蛋白,通过检测其肺、肾组织匀浆中荧光标记白蛋白的含量,定量分析其血管壁通透性变化。该方法与伊文氏蓝方法相比,能更准确反映血管壁对大分子物质的通透性的变化,又避免了使用核素标记白蛋白时放射性的污染,为进一步研究血管壁通透性的变化提供了一种更准确而又方便的新方法。本实验还测定了烫伤12h后大鼠肺、肾血管壁通透性的变化。
林海龚肖崎钟纪根陈骏
关键词:血管壁通透性
在体大鼠心脏微血管壁通透性的测定方法
1995年
用异硫氢酸标记牛血清白蛋白,过柱后荧光蛋白浓度与荧光值呈明显正相关(r=0.99,P<0.01).大鼠颈外静脉注射荧光蛋白后1h,取心肌匀浆,测定其荧光值。本法简便易行,重复性好,为观察在体心脏微血管壁通透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陈金明龚肖崎钟纪根陈思聪张国元吴宗贵
关键词:心脏通透性
大鼠烫伤复合内毒素血症肾皮质微循环的形态学研究
1995年
研究了烫伤复合内毒素血症大鼠肾皮质微循环的形态学变化.光镜下,肾小球、间质均充血.肾小球肿胀、呈分叶状改变,鲍曼氏囊狭窄.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变性、坏死.肾管内可见大量细胞管型和透明管型.透射电镜下,肾小球内皮细胞肿胀、窗孔消失,白细胞常嵌塞于毛细血管腔内,足突细胞大片融合.结果提示:烫伤复合内毒素血症大鼠肾皮质微循环的损伤程度重于单纯烫伤或内毒素血症大鼠,原因在于内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同时受到严重损害.丹参素能保护内皮细胞,减轻肾皮质微循环的损伤.
杨向群黄瀛龚肖崎钟纪根张亚霏
关键词:烫伤内毒素血症微循环病理
应用激光多普勒显微镜测定大鼠微血管不同流态时的血流速度
1990年
活体动物微循环的观察,可以了解血流状态和口径的动态变化。但是长期以来,仅停留在定性的描述上,一直未能找到理想的测试手段,定量测定微血管的流速、口径。 1974年以来。
龚肖崎周玉峰张亚霏
关键词:微血管流态激光显微镜
ELISA法定量检测兔中性粒细胞CD18的表达被引量:26
1994年
应用其自建的定量检测细胞粘附分子(celladhesionmolecules,CAMs)表达的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cell-ELISA),将兔中性粒细胞(PMN)用0.5%甲醛-HBSS固定于96孔板,通过检测PMN上结合物的酶活性和PMN的蛋白量,以每分钟内每微克PMN上的酶活性(OD/min/μgprotein)相对表示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并用此法分别检测了静息状态和TNF激活的兔PMNCD18的表达。
陈骏龚肖崎
关键词:ELISA细胞粘附分子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