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登顺

作品数:61 被引量:177H指数:7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指令性项目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3篇动脉
  • 23篇冠状
  • 23篇冠状动脉
  • 21篇动脉旁路
  • 21篇动脉旁路移植
  • 21篇旁路移植
  • 21篇冠状动脉旁路
  • 21篇冠状动脉旁路...
  • 16篇动脉旁路移植...
  • 16篇移植术
  • 16篇旁路移植术
  • 16篇冠状动脉旁路...
  • 14篇血管
  • 13篇术后
  • 12篇静脉
  • 9篇氧化氮
  • 9篇一氧化氮
  • 9篇手术
  • 9篇内皮
  • 9篇内皮型

机构

  • 51篇沈阳军区总医...
  • 1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空军军医大学...
  • 1篇威海市文登中...
  • 1篇抚顺矿务局总...

作者

  • 61篇陶登顺
  • 42篇王辉山
  • 25篇姜辉
  • 24篇汪曾炜
  • 23篇朱洪玉
  • 16篇张南滨
  • 12篇李宏
  • 11篇李同勋
  • 10篇蔡建辉
  • 9篇刘维永
  • 8篇宋恒昌
  • 8篇韩宏光
  • 7篇王镇龙
  • 7篇安书杰
  • 7篇郭建军
  • 6篇张铁铮
  • 5篇吴海波
  • 5篇易定华
  • 4篇刘涛
  • 4篇葛玉光

传媒

  • 10篇第四军医大学...
  • 6篇中国胸心血管...
  • 4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中华胸心血管...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全国冠状动脉...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心脏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实用美容整形...

年份

  • 5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8
  • 8篇2007
  • 4篇2006
  • 10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2
  • 3篇2001
  • 6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6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右心室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应用连续心排血量测定的方法,观察在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右心功能的变化. 方法冠状动脉粥硬化性心脏病178例,均为2~3支血管病变需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前心功能Ⅱ级72例,Ⅲ级84例,Ⅳ级22例.左心室射血分数0.35~0.82,平均搭桥数3.3根.所有病人均行Swan-Ganz漂浮导管,用连续心输出量监测仪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房压(R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容量指数(SV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混合静脉血饱和度(SvO2),右室射血分数(RVEF),右室收缩末容量(RVESV),右室舒张末容量(RVEDV),右室收缩末容量指数(RVESVI),右室舒张末容量指数(RVEDVI).设定时间点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诱导后血流动力学稳定后,准备搬动心脏前(T1),吻合前降支前(T2),吻合回旋支或对角支前(T3),吻合右冠状动脉或后降支前(T4),心脏回位后,关胸前(T5).结果 4例死亡,其中2例为术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手术,术后3天死于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术后7天死于严重呼吸衰竭,1例于术后4天死于急性肺栓塞.与T1相比,T2时,MPAP,PCWP,RAP和PVRI明显增加而SvO2明显降低;T3时,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MPAP,PCWP,RAP和PVRI明显增加,SvO2明显降低,CI,SVI,RVEF明显下降,SVRI明显增加;T4时,HR,RAP明显增加而SvO2明显降低;T5时未恢复正常水平. 结论在进行纯缘支吻合时,右心功能有所下降,主要是CI及RVEF有明显的变化,而在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的吻合时,对右心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大,因此,在OPCABG中监护右心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右心功能受到损害的患者.
王辉山汪曾炜朱洪玉姜辉陶登顺王镇龙孙承函张铁铮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右心室血流动力学
左心室室壁瘤外科治疗
陶登顺王辉山汪曾炜朱洪玉张南滨宋恒昌姜辉
家兔右胸火器穿透伤的出血来源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 探讨胸部火器伤除心脏大血管损伤以外的胸腔内失血的来源 .方法 家兔 2 4只 ,按是否预扎伤区肋间动脉分为 A,B两组 ,每组又按肺实质浅表损伤 ( s)抑或深层损伤 ( d)各分成两个亚组 ,所以共分 4组 :As组 ( n=7)、Ad组 ( n= 5 )、Bs组 ( n=7)、Bd组 ( n=5 ) .比较伤后各组死亡率、胸腔失血量、血压和心率变化 ,死后常规解剖 ,并测定断裂肋间动脉失血速度 .结果 与 Bs组 [( 2 1.7± 8.2 ) m L ]相比 ,As组胸腔失血量明显减少 [( 5 .0± 2 .3) m L ],死亡率 As组 ( 14% )比 Bs组 ( 43% )明显下降 .血压和心率伤后瞬即下降 ,在无明显失血兔于 30 s均恢复接近伤前水平 . 85 %的家兔有 2根以上肋间动脉断裂 ,单根肋间动脉失血速度在主动脉压为 10 .6k Pa时为 ( 4.9± 1.0 ) m L .min- 1 . Ad组和 Bd组的失血量较Bs组成倍增加 ( 41± 13.3) m L 和 ( 5 5 .7± 3.2 ) m L.结论 肋间动脉损伤是本组家兔伤后失血性休克和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预结扎肋间动脉可以明显减少失血量 ,降低死亡率 .
李同勋刘维永蔡建辉陶登顺李宏
关键词:火器伤胸部穿透伤肋间动脉
兔胸部枪伤瞬时及早期心功能的变化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探讨家兔胸部枪伤瞬时及早期心功能变化及其机制 .方法 家兔 18只 ,随机平分为 3组 ,A:胸部穿透伤组 ,B:预扎肋间血管致伤组 ,C:人工气胸后致伤组 ,B,C为对照组 .各组分别用小口径步枪致伤 ,连续监测心率 ,动脉压 ,静脉压 ,左室内压 ,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 .结果  A组枪伤瞬间血压即刻呈单波峰升高 ,达伤前的 ( 1.6± 0 .1)倍 ,而后迅速下降 ,1min后回升至伤前的 ( 0 .8± 0 .1)倍 ,然后又逐渐下降 .静脉压瞬时上升 ( 10 .9± 1.6 )倍 ,并随即下降 ,心率瞬时下降而后很快恢复 ,左室内压及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在致伤瞬间 1~ 2个心搏后降低 ,而后逐渐恢复 ,并持续于伤前 70 %~ 80 % .B组动脉压为单峰波型 ,C组动脉压为双峰波型 .结论 胸部枪伤枪击瞬间动静脉压升高而左室内压和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无明显变化可能为枪弹冲击波直接引起 .伤后数秒内血压立即下降并出现心动过缓 ,心肌功能受抑制 ,而中心静脉压尚正常征象 ,提示与迷走反射有关 .A组于伤后 2 h血压再度下降则可能由于胸内失血和肺损伤所致 .预扎肋间血管及临时造成人工气胸可防止和减轻肋间动脉出血及肺实质损伤 。
陶登顺刘维永蔡建辉李宏李同勋郭建军安书杰
关键词:心功能变化
依赖人工心肺机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围术期炎症因子和肌钙蛋白Ⅰ的变化
2008年
背景:目前缺乏人工心肺机独立诱导心肌损伤直接的外科证据。目的:观察保持正常冠状动脉血流不依赖人工心肺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和依赖人工心肺机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围术期心肌损伤和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试验生化水平观察,于2007-07/2008-02在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进行。对象:选择40例具有正常射血分数值和3支血管病变的择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随机分成依赖人工心肺机不停跳组20例和不依赖人工心肺机组20例。方法:按常规方法建立体外循环;左乳内动脉-前降支是第一个吻合,顺次吻合大隐静脉-回旋支和大隐静脉-右冠状动脉。主要观察指标:移植前和前降支开放即刻,移植后4,24,48h中心静脉血中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I水平。结果:4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依赖人工心肺机组患者移植后各时间点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钙蛋白I明显高于移植前(P<0.05)。移植后早期,依赖人工心肺机不停跳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高于不依赖人工心肺机组(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钙蛋白I水平从左乳内动脉-前降支血流开放到移植后48h均保持有意义的增高(P<0.05)。结论:人工心肺机能独立诱导心肌损伤和炎症反应。
王镇龙易定华王辉山姜辉陶登顺
关键词:人工心肺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炎症细胞因子
兔胸部枪伤后血浆一氧化氮及β-内啡肽含量与早期心血管功能变化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胸部枪伤后血浆一氧化氮 (NO)、β-内啡肽 (β- EP)含量变化及其与心血管功能变化关系 .方法 用家兔 12只预扎肋间血管致胸部火器伤实验模型 ,连续监测动脉压、左室内压、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 ,观察胸部枪伤后血浆 NO、β- EP含量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结果 枪伤瞬间血压即刻呈单波峰升高 ,达伤前的 (1.47± 0 .0 9)倍 ,随后迅速下降至伤前的 (0 .45± 0 .0 7)倍 ,1min后回升至伤前的(0 .84± 0 .10 )倍 ,而后又逐渐下降并趋稳定 .左室内压及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在致伤瞬间 1~ 2个心搏后开始迅速下降 ,5 min降到最低点 ,分别为伤前的 (0 .6 5± 0 .0 9)倍 ,(0 .71± 0 .10 )倍和 (0 .73± 0 .14)倍 ,恢复缓慢 ,30~ 6 0 m in达伤前 70 %~ 80 % .胸部枪伤后血浆 NO即刻升高达到峰值 ,为伤前的 (6 .5± 1.6 )倍 ,而后逐渐恢复到伤前水平 ,与枪伤瞬时的血液动力指标呈显著负相关 (P<0 .0 1) .β- EP含量伤后15 min开始升高 ,30 m in达到峰值 ,2 h仍高于伤前水平 .结论  NO参与了胸部枪伤早期心血管效应的病理过程 ,β-EP含量升高可能在继
陶登顺刘维永蔡建辉李宏李同勋郭建军安书杰
关键词:枪击心脏功能试验一氧化氮内啡肽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通过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情况进行分析,以确定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2001年8月至2005年5月共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82例,6例术后发生消化道出血,其中,上消化道出血5例,急性肠系膜缺血坏死出血1例。按照术后有无消化道出血将其分为2组:消化道出血组6例.对照组576例。比较2组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临床资料及用逐步逻辑回归分析的方法确定术后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582例中6例术后发生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全部治愈。消化道出血组年龄970岁、术前高血压、术前脑血管病变、术前心肌梗死、心功能分级(NYHA)≥Ⅲ级、术后低心排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6.7%与21.0%,100%与51.7%,33.3%与8.7%,83.3%与32.1%,50.0%与13.5%,33.3%与7.8%,P均〈0.05);消化道出血组年龄明显大于对照组[(72.00±4.15)岁与(62.53±9.31)岁,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55.67±6.50)%与(64.64±9.53)%,P〈0.051,术后输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1115.00±689.89)ml与(663.44±505.34)ml,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50.67±41.59)d与(17.42±9.14)d,P〈0.01]。用逐步逻辑回归分析表明术后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年龄970岁,术前心肌梗死,术前心功能分级≥Ⅲ级(OR值分别为10、948、9.11、11.53,P均〈0.05)。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消化道出血的早期诊断较困难,评估患者有无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有利于进行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
姜辉王辉山汪曾炜朱洪玉陶登顺张南滨朱瑞武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消化道出血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血管桥再狭窄的机制及防治现状被引量:6
2006年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血管桥再狭窄的发生,主要机制为手术创伤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导致局部血栓形成,血管内膜肥厚及晚期的血管粥样硬化改变。其中内膜肥厚是导致再狭窄的主要原因,而内膜肥厚的核心机制为血管平滑肌细胞(SMC)增殖及迁移。血管再狭窄的防治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基因治疗、放射治疗及其他一些方法。目前的研究显示,单一的治疗方法往往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多种方法的联合应用则是研究的方向。
陶登顺王辉山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静脉移植再狭窄
胸部枪伤瞬时及早期心血管效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探讨胸部枪伤瞬时及早期心血管效应及其机制。 方法  30只家兔随机平均分为A :胸部贯穿伤组 (模型组 )、B :预扎肋间动脉致伤组、C :人工气胸后致伤组、D :预扎肋间动脉 +人工气胸后致伤组、E :胸壁切线伤组。分别用 5 .5 6mm小口径步枪致伤 ,连续监测动脉压、心率、静脉压、心电图、左室内压等。 结果 A组伤前血压峰值为 ( 14.80± 1.2 9)kPa ( 1kPa =7.5mmHg) ,枪伤瞬间血压即刻呈单波峰升高 ,达伤前的 ( 1.5 8± 0 .0 8)倍 ,而后迅速降低至伤前水平以下 ,10s下降到最低点 ,30s开始回升 ,1min后回升至伤前的 ( 0 .80± 0 .0 7)倍 ,并逐渐稳定。静脉压瞬时升高后随即下降 ,左室内压和心率出现瞬时下降、而后逐渐恢复 ,B组和C组变化幅度较小。D组和E组仅枪击瞬间有短暂变化。 结论 胸部枪伤瞬间动、静脉压升高 ,而左室内压无变化 ,为枪弹冲击波直接引起。伤后数秒内血压下降 ,心动过缓 ,心肌受抑制和左室内压下降 ,而中心静脉压尚正常 ,提示与迷走反射有关。模型组于伤后 2h血压再度下降 ,则可能与胸内失血和肺损伤有关 ,缺氧也造成了心肌收缩力下降。预扎肋间动脉及临时造成人工气胸防止肺实质损伤 ,可减轻枪伤早期的心血管功能障碍。
陶登顺刘维永蔡建辉李宏李同勋郭建军安书杰
关键词:胸部损伤枪伤血液动力学心血管效应
胸部火器伤瞬时及早期心血管效应及其神经-体液机制实验研究
该实验以家兔和犬为实验动物,用小口径步枪致伤胸部,观察火器伤后的心血管系统 血流动力学变化,初步探讨其发生机制.结论:1.胸部枪伤枪击瞬间动静脉压升高而左室内压变化为枪弹冲击波直接引起.2.伤后数秒内血压下降、心动过缓,...
陶登顺
关键词:心血管效应迷走神经减压神经动脉压力Β-内啡肽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