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惠明

作品数:39 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8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细胞
  • 14篇基因
  • 13篇视网膜
  • 13篇网膜
  • 11篇肿瘤
  • 8篇营养因子
  • 8篇神经营养
  • 8篇神经营养因子
  • 8篇腺病
  • 8篇腺病毒
  • 7篇腺相关病毒
  • 7篇睫状
  • 7篇睫状神经营养...
  • 7篇膀胱
  • 5篇上皮
  • 5篇膀胱癌
  • 4篇增殖
  • 4篇人视网膜
  • 4篇受体
  • 4篇肿瘤细胞

机构

  • 34篇上海市第一人...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复旦大学附属...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39篇李惠明
  • 24篇黄倩
  • 21篇王丰
  • 15篇韦芳
  • 11篇陈霞芳
  • 11篇王慧萍
  • 8篇裘玮
  • 6篇王煜非
  • 6篇徐萍
  • 6篇张巨峰
  • 5篇唐孝达
  • 5篇夏术阶
  • 5篇易苗英
  • 4篇马家烈
  • 4篇田毓华
  • 3篇姚旭东
  • 3篇朱江
  • 3篇吴小兵
  • 3篇夏欣
  • 2篇董小岩

传媒

  • 5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中国肿瘤生物...
  • 3篇中华眼科杂志
  • 3篇中华眼底病杂...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眼科研究
  • 2篇肿瘤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胰腺病学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0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紫杉醇对人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的体外作用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观察紫杉醇对人膀胱移行上皮癌细胞系增殖、细胞凋亡以及p53、bax、bcl-2和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系BIU-87、5637、T24、EJ细胞;用MTT法检测紫杉醇对各种癌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技术(碘化丙啶)检测紫杉醇对癌细胞周期影响;流式细胞仪Annexin-V法测定细胞凋亡率;流式免疫荧光检测用药前后p53、bax、bcl-2、和caspase3基因表达变化。结果:紫杉醇对体外培养的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系均有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低分级肿瘤和倍增时间长的细胞系对紫杉醇敏感性高;紫杉醇作用5637和EJ细胞24小时,导致细胞G_2期71.29%与64.57%的阻滞;1μg/ml作用5637细胞12、24、48小时,凋亡率分别为5.0%、12.9%、及27.6%;免疫荧光显示p53、bcl-2表达没有显著性变化,而bax、caspase3却随紫杉醇时间延长表达升高。结论:紫杉醇对膀胱移行细胞癌具有抑制作用,细胞分级低、倍增时间长的癌细胞系对紫杉醇更敏感。紫杉醇阻滞细胞于G_2/M,诱导bax表达上调可能是产生膀胱癌细胞凋亡的原因。
朱江姚旭东唐孝达李惠明夏术阶
关键词:膀胱肿瘤紫杉醇细胞
膀胱癌细胞中锌指蛋白A20对核转录因子κB抑制的机制探讨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为了探讨锌指蛋白A2 0在膀胱癌细胞中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TranscriptionFactorKappaB ,NF κB)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转染绿色荧光蛋白融合的A2 0质粒 (GreenFluorescentProteinfusedA2 0 ,GFP A2 0 )和A2 0显性失活突变体质粒 [GFP A2 0 (1- 36 8) ]入膀胱癌细胞T2 4 ,荧光显微镜观察质粒在细胞中表达情况 ,RT 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Tu morNecrosisFactorReceptorⅠ ,TNFRⅠ )、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激活子配体 (ReceptorActivatorofNF κBLigand ,RANKL)、NF κB抑制蛋白ⅠκBα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 转染 2 4h后 ,质粒在细胞中稳定表达 ,4 8h后表达继续增加。转染A2 0质粒或A2 0显性失活突变体质粒 2 4h及 4 8h后 ,TNFRⅠ和RANKL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 (P >0 .0 5 )。而在这两个时间点处 ,A2 0质粒转染可明显抑制细胞内ⅠκBαmRNA的表达 ;A2 0质粒处理组与未处理组之间、A2 0质粒转染组与显性失活突变体质粒转染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A2 0作用于TNFR的下游对NF κB起抑制作用 ,ⅠκBαmRNA可能作为NF κB报告基因受A2 0抑制。
谢东华张坚李惠明夏术阶鲁军蔡勇唐孝达
关键词:膀胱癌锌指蛋白A20核转录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
14株肿瘤细胞P53基因突变的检测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检测14株肿瘤细胞P53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根据P53基因5~8外显子之间的内含子序列设计引物,分别对人肺癌、脑胶质瘤、肝癌、胃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结肠癌、脉络膜恶性黑素瘤、视网膜成细胞瘤等9种肿瘤14株细胞的P53基因5、6、7、8的外显子进行PCR扩增反应。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PCR产物;DNA测序,并与正常的DNA序列比较;抽提肿瘤细胞蛋白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P53蛋白的表达。结果:14株肿瘤细胞P53基因热变区5、6、7、8外显子的扩增产物经电泳鉴定与预期相同。DNA测序结果表明,14株肿瘤细胞中8株存在P53基因5~8外显子的突变,其中肺癌细胞H1299、肝癌细胞Hep3B、肝癌细胞SMMC7721、脉络膜恶性黑素瘤细胞OCM-1检测到以前未报道过的突变;突变主要发生在外显子的编码序列,多数为单个碱基替换导致的错义突变,也有部分表现为同义突变;2株正常细胞未检测到突变。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有基因突变的8株肿瘤细胞中仅6株有P53蛋白表达;所有P53基因未突变的肿瘤细胞株和正常细胞株均未检测到P53蛋白。结论:检测的14株肿瘤细胞中有8株细胞P53基因热变区存在突变,其中4株检测到以前未报道过的突变;2株正常细胞未发现P53基因突变。
马家烈韦芳李惠明田毓华陈霞芳王丰黄倩
关键词:肿瘤细胞P53基因基因突变
超声辐照声诺维与重组腺相关病毒经不同途径转染大鼠视网膜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探讨超声辐照微泡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能否增强rAAV2-EGFP转染视网膜的效率.方法 62只Wistar大鼠进行玻璃体腔(10只)及视网膜下(52只)注射.实验分组:病毒+生理盐水、病毒+微泡、病毒+生理盐水+超声辐照和病毒+微泡+超卢辐照.第4、7、35、49、120 d分别用荧光体视镜观察,利用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并进行组织切片光镜检查.结果 玻璃体腔注射组持续观察2个月未见荧光;视网膜下注射组的超声辐照微泡组在第4、7、35 d较其他组转染效率高,超声辐照微泡造影剂对眼底组织无明显损伤.结论 超声辐照SonoVue可在体内促进rAAV2-EGFP转染大鼠视网膜.
李红丽杜联芳郑孝志王慧萍钱锦王丰李惠明
关键词:超声疗法视网膜转染腺病毒科
Neuronatin在人体常见肿瘤中的表达及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2012年
目的:研究印记基因Neuronatin(NNAT)在人体常见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两种编码产物NNATα和NNATβ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运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技术对一些人体常见肿瘤及其对应正常组织中NNAT的表达进行系统检测;同时利用腺病毒载体技术,将NNATα和NNATβ分别导入人结肠癌细胞系SW620,并用实时细胞分析仪和平板克隆实验分析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NAT在食道鳞癌,结肠腺癌,直肠腺癌,胰腺腺癌,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宫颈鳞癌,子宫内膜癌,膀胱移行上皮癌,肺鳞癌,皮肤鳞癌以及前列腺腺癌11种肿瘤组织,肾上腺,皮肤,睾丸,脑,骨骼肌,胰腺6种正常人体组织,以及慢性结肠黏膜炎与慢性肝炎2种炎性组织中呈阳性。②体外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NNATα对人结肠癌肿瘤细胞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NNAT基因在多种人体肿瘤组织中表达,其α片段的表达对于结肠癌细胞系SW620增殖具有轻微抑制作用。
邬朝平李惠明韦芳刘阳祝峰傅强王煜非王慧萍
关键词:肿瘤组织芯片增殖抑制
表达双功能融合蛋白(sCAR-EGF)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活性检测
2006年
为了提高腺病毒载体用于基因治疗的靶向性,采用PCR和体外连接的方法构建了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受体(Coxsackievirus-AdenovirusReceptor)胞外段sCAR和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融合基因,然后将此融合基因插入穿梭质粒pDC315。利用Ad-MAX腺病毒系统,将重组质粒pDC315-sCAR-EGF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BHGloxΔE13cre共同转染AD-293细胞,成功包装出一种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5-CMV-sCAR-EGF。经PCR鉴定该病毒含有sCAR-EGF融合基因片段,Westernblotting证实该病毒能表达sCAR-EGF融合蛋白。体外试验证实该病毒感染细胞所产生的融合蛋白能够引导携带报告基因的腺病毒Ad5-CMV-luc高水平感染肿瘤细胞,为高水平表达EGFR的肿瘤的靶向性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任鹏康王丰李惠明李宗海黄倩
关键词:腺病毒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治疗
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在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CFTR甲基化发生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卵巢癌组织标本及良性肿瘤组织中CFTR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分级的关系及CFTR对卵巢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卵巢癌中CFTR甲基化发生率大于50%,同时其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且卵巢癌中CFTR的表达与卵巢癌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性。CFTR去甲基化处理后,细胞凋亡增加。结论 CFTR在卵巢癌中发挥抑癌作用,可能成为新的肿瘤标志物用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及对病情进展的检测。
吴昊相俊王丰李惠明孙云燕王炎秋
关键词:甲基化免疫组织化学上皮性卵巢肿瘤
选择性杀伤CEA阳性结直肠癌细胞的条件复制型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构建能选择性杀伤表达癌胚抗原(CEA)的结直肠癌细胞的条件复制型腺病毒载体。方法PCR扩增CEA基因5’端调控序列,构建以EGFPLuc作为报告基因的表达质粒pCEA-EGFPLuc。利用脂质体将pCEA-EGFPLuc导入CEA阳性和阴性细胞中,通过检测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表达和荧光素酶(luciferase)活性,评价CEA启动子活性。构建由CEA启动子调控的E1A,并携带HSVtk基因的条件复制型腺病毒Ad.CEA-E1A/CMV-TK,分别感染CEA阳性肿瘤细胞(Lovo和SW620)和阴性肿瘤细胞(HeLa),通过E1A表达和细胞存活率检测,评价该病毒对CEA阳性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效果及联合应用环氧鸟苷(GCV)后的协同效应。结果CEA启动子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较高的活性。Ad.CEA-E1A/CMV-TK只在CEA阳性的肿瘤细胞中表达E1A。感染Ad.CEA-E1A/CMV-TK后,Lovo和SW620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36.72±2.49)%和(39.82±4.76)%,均显著低于HeLa细胞的(87.44±2.76)%(P<0.01);联合GCV对Lovo和SW620的杀伤效果增加,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7.26±3.65)%和(23.93±5.40)%,显著低于未加GCV的(36.72±2.49)%和(39.82±4.76)%(P<0.01)。结论由CEA调控复制的Ad.CEA-E1A/CMV-TK对CEA阳性的结直肠癌细胞具有选择性杀伤作用,联合GCV后杀伤效果明显增强。
王梦筠韦芳王慧萍季迅达陈霞芳李惠明冯烨王煜非黄倩
关键词:结直肠癌癌胚抗原重组腺病毒E1A基因
人视网膜发育分化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变化
2008年
目的观察人视网膜发育和分化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与细胞分布特点,探讨其在人视网膜发育和分化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胚胎发育早期、中晚期及成人视网膜石蜡切片,抗MMP-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MMP-9表达水平和分布的变化。结果胚胎发育早期的视网膜仅在外成神经细胞层的外侧可见弱阳性细胞;胚胎发育中期外成神经细胞层的外侧,即将来要发育成盘膜处出现明显的特异性染色,而其他细胞染色仍然较弱;成人视网膜的外核层出现显著的特异性染色细胞,胞质明显着色,胞体轮廓清晰,并可观察到锥体的结构以及突触的特异染色,判断这些细胞主要是光感受器细胞中的视锥细胞。结论MMP-9在视网膜中的表达与视网膜的成熟和细胞分化关系密切,在光感受器中的视锥细胞高水平表达,提示MMP-9可能参与视觉信号的处理。
李惠明裘玮王丰马家烈易苗英王煜非黄倩
关键词:视网膜基质金属蛋白酶9细胞分布
高水平稳定表达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细胞株的建立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建立能稳定且高水平表达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的永久细胞株。方法 采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CNTF表达质粒转染C2C12、NIH3T3、HLF、CRL-2302细胞,经氨甲喋呤筛选出抗性克隆后,分别采用原位杂交检测细胞中CNTF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浆中CNTF蛋白质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CNTF的分泌水平。结果 不同的克隆产生和分泌CNTF的能力不同,但其中产生和分泌CNTF能力最强的克隆其培养液中CNTF的质量浓度分别是C2C12-CNTF 114OOpg/ml、NIH3T3-CNTF 9069.071pg/ml、HLF-CNTF 91046.15pg/ml及CRL-2302-CNTF 77 578.4 pg/ml。 结论 构建的多株细胞株均能持续、稳定、高水平表达和分泌CNTF。
李惠明徐萍王丰田毓华李川源黄倩樊莹
关键词: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眼底病视网膜病变视神经病变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