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继英

作品数:19 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3篇地震
  • 7篇形变
  • 5篇地震活动
  • 5篇块体
  • 4篇强震
  • 4篇青藏块体
  • 3篇地震前
  • 3篇东北缘
  • 3篇震前
  • 3篇青藏块体东北...
  • 3篇北缘
  • 2篇地壳
  • 2篇地壳形变
  • 2篇地震前兆
  • 2篇断层
  • 2篇形变场
  • 2篇震源
  • 2篇震源机制
  • 2篇震源机制解
  • 2篇前兆

机构

  • 19篇中国地震局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19篇王继英
  • 11篇王双绪
  • 7篇张希
  • 6篇张四新
  • 5篇薛富平
  • 5篇陈兵
  • 5篇江在森
  • 4篇张晓亮
  • 2篇梁伟锋
  • 2篇赵振才
  • 2篇刘练
  • 2篇郑申宝
  • 2篇陈文胜
  • 2篇徐云马
  • 2篇蒋锋云
  • 2篇祝意青
  • 1篇李瑞莎
  • 1篇王海涛
  • 1篇朱桂枝
  • 1篇王庆良

传媒

  • 3篇地震研究
  • 3篇高原地震
  • 2篇中国地震
  • 2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四川地震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中国八级大震...
  • 1篇2010年度...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景泰等三次地震过程的断层形变异常与地震活动背景研究
跨断层形变测量是监测断层活动,获取地壳运动信息的有效手段。断层活动与地震、形变异常与前兆等的关系,一直是学者们努力研究而未获解决的预报难题。 10年间,景泰(M6.2),永登(M5.8),景泰-白银(M5.9)地震相继发...
陈兵江在森张希陈文胜王继英
文献传递
用二维有限元研究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壳的水平运动被引量:8
2007年
将1999~2001年、2001~2004年两个时段中青藏块体东北缘GPS水平速度场进行参考框架的变换,扣除区域刚性整体平移和旋转,得到反映区域内部相对运动的水平速度场。利用这个速度场,通过构建该区二维有限元模型,结合最优化原理,反演区域分段边界位移。将反演结果作为边界约束并将变换参考框架后的水平速度场作为有限元节点载荷,模拟区域内部水平运动场并计算其主应变率场、最大剪应变率场,以分析这两个时段中这两种场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地震孕育之间的关系。
蒋锋云王双绪张希张晓亮薛富平郑申宝王继英
关键词: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壳形变
昆仑8.1级地震动力影响下青藏块体北部构造运动特征研究
<正>印度板块对欧亚大陆的强烈推挤作用是中国西部地震活动的根本力源。大尺度的构造动力作用应具有相对稳定性。从受力平衡的观点看,在基本恒定的边界载荷作用下,大陆内部应力场在不断地进行着自我调整,可以是缓慢的构造变形,也可能...
陈兵张晓亮张四新薛富平王继英
文献传递
景泰5.9级地震的断层形变异常及中短期预报被引量:26
2001年
初步研究了 2 0 0 0年 6月 6日甘肃景泰 5.9级地震蕴育过程中近源区及外围地区断层形变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 :震前断层形变异常分布范围广、异常形态复杂 ,断层形变 (应变 )类信息指标图象异常区明显 .不同地域断层形变异常形态及幅度存在显著差异 ,与异常所处的构造部位密切相关 :海原断裂带西段出现的α,β,γ相断层形变异常 ,显示了近源区断层运动由准线性走向非线性的过程 ,与断层形变 (应变 )类信息指标高值异常区相配合 ,反映蕴震区应变积累程度高 ;而构造汇聚部位的六盘山断裂带等远场区较大幅度的突跳尖点异常 ,并不反映所在地的应变积累 ,而可能是蕴震过程区域构造应力场增强的一个标志 .在此基础上 ,结合对景泰 5.9级地震中短期预报经验教训的初步总结 。
王双绪江在森陈文胜张希陈兵张四新王继英
关键词:景泰5.9级地震地震前兆
强震蕴育过程中区域垂直形变场多种动态信息演化特征
1999年
以区域精密水准重复观测资料为依据,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发生于我国大陆板内的1996年丽江7.0级等几次强震过程中区域垂直形变速率、剪切变形率、扩张变形率和体积变化率等形变场多种信息的动态演化特征。结果显示:强震蕴育过程中,区域垂直形变场在空间和时间上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非均匀态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进一步研究了判定强震危险区的形变前兆场多种信息异常综合标志,得出了一些用大地形变进行强震预测的初步结论。
王双绪张四新王继英
关键词:垂直形变场
青藏块体东北缘主要断裂带断层形变时序特征与强震关系被引量:9
2009年
利用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至2007年底的跨断层短水准流动观测资料,借助应变强度比指标,分析了该区主要活动断裂带的构造变形动态演化特征和分段差异性及与强震的孕育—发生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各断裂带、断裂段应变强度比时序曲线对其上或边缘附近发生的5.8级以上地震反映较好,震前数月至1年左右时间内基本对应"明显上升—均值线以上峰值—回落"的过程;而断裂带(段)之间应变强度比显著差异对其交汇区及附近强震有一定预示意义。②昆仑山口西、玉门、民乐地震相继发生后,构造应力场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目前青藏块体东北缘总体上处于新一轮能量积累状态,其中,祁连山断裂带—海原断裂和西秦岭北缘断层尤为明显。
张希薛富平王继英
关键词:震例青藏块体东北缘
南北地震带形变场动态演化与地震活动参数图象综合对比研究
1999年
利用南北地震带及附近地区20 多年来的大地垂直形变资料, 结合区域地震活动资料, 初步分析归纳了大地形变时空分布与地震群体活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对南北地震带中南段之川滇菱形块体形变场中期动态演化图象与b 值等地震活动参数图象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 研究了形变场动态演化所揭示的区域现今构造运动的时空差异与反映地壳介质结构特性的b 值的时空分布变化、强震前后地震非均匀度值分布变化以及地震空区等的关系。结果表明: 强震前区域形变场动态演化与地震活动参数的时空分布均具有一定的非均匀特征, 二者所反映的大区域应力场变化与介质结构的不均匀导致的强烈差异运动产生的应变能积累是强震孕育的主要原因。得出了一些利用大地形变场动态演化与地震活动参数图象相结合进行强震中期预测的有益结果。
王双绪王继英张四新
关键词:南北地震带形变场地震活动
测点周围环境变化对重力观测影响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分析重力测点周围土壤浸湿和环境变化对重力观测影响的模型,计算了重力测点周围由于土壤浸湿和环境变化对重力观测的影响实例,结果表明:两种情况一般都会对重力观测造成一定影响,提出了在进行重力观测和重力资料分析时如何避免环境变化引起的重力观测影响的建议。
梁伟锋祝意青徐云马刘练王继英
关键词:环境变化
利用GPS和震源机制解研究青藏块体东北部构造应力场方向变化特征
2007年
利用1970年以来至今青藏块体东北部大量的震源机制解,分时间统计其主压应力方位并求其归一化分布。根据P轴的优势分布方位,推测其主压应力方向。同时,借助有限元方法,利用GPS大地水平形变观测资料,把1999年以来青藏块体东北部大量的GPS资料经过解算,计算其最大主应变率场及最大剪切应变率场。将震源机制解P轴的主压应力方向和GPS计算的最大主应力方向进行对比,分析青藏块体东北部构造应力场随时空的变化特点及时空差异性,探讨震源机制解P轴的优势分布方位、GPS资料的最大主应力方向与地震孕育之间的关系。
郑申宝王双绪蒋锋云程宏宾王继英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GPS水平形变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震活动与地壳形变特征研究
依据青藏块体与鄂尔多斯块体的动力互动关系,分析了本世纪及第五地震活跃幕以来鄂尔多斯块体周边地震活动特点,研究了地壳形变场演化与地震活动的呼应关系.对鄂尔多斯周边未来地震活动趋势作了预测.
陈兵江在森王双绪王继英
关键词:地壳形变鄂尔多斯块体地震活动地震预测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