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敏华

作品数:128 被引量:219H指数:6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0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4篇动脉
  • 55篇心脏
  • 54篇手术
  • 38篇肺动脉
  • 29篇缺损
  • 28篇外科
  • 24篇术后
  • 22篇四联症
  • 21篇间隔缺损
  • 20篇心脏病
  • 20篇先天性
  • 19篇法洛四联症
  • 18篇室间隔
  • 17篇转位
  • 16篇动脉瓣
  • 16篇室间隔缺损
  • 16篇先天
  • 16篇畸形
  • 15篇先天性心脏
  • 13篇先天性心脏病

机构

  • 124篇沈阳军区总医...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上海对外经贸...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20...
  • 1篇解放军117...

作者

  • 127篇方敏华
  • 93篇汪曾炜
  • 78篇朱洪玉
  • 67篇王辉山
  • 43篇张南滨
  • 29篇尹宗涛
  • 25篇王镇龙
  • 25篇韩宏光
  • 24篇张仁福
  • 24篇宋恒昌
  • 21篇张春振
  • 17篇李新民
  • 13篇金岩
  • 12篇李波
  • 10篇宫汉东
  • 8篇韩劲松
  • 7篇朱鲜阳
  • 7篇姜辉
  • 6篇祝岩
  • 6篇吴洪江

传媒

  • 25篇中华胸心血管...
  • 15篇沈阳部队医药
  • 12篇中国胸心血管...
  • 5篇心肺血管病杂...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临床军医杂志
  • 4篇2003年全...
  • 3篇中华临床医师...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心血管康复医...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中华小儿外科...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心血管杂...
  • 2篇创伤与急危重...
  • 2篇第七届全国小...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12篇2013
  • 6篇2012
  • 13篇2011
  • 8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11篇2007
  • 5篇2006
  • 9篇2005
  • 10篇2004
  • 9篇2003
  • 3篇2002
  • 5篇2001
  • 1篇2000
1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心室流出道的处理方法与法洛四联症矫治术后右心室功能的相关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评价法洛四联症(TOF)右心室流出道(RVOT)处理方法与矫治术后右心功能变化的关系,以期提高矫治手术的中、远期效果。方法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125例TOF患儿接受矫治手术,其中男66例,女59例;手术年龄1~5岁,平均(3.4±1.1)岁;体质量7~26kg,平均(15.2±5.7)kg。对照组选择20例同龄健康儿童。RVOT处理方法包括跨肺动脉瓣环补片加宽(M1组)67例,右心室漏斗部补片加宽(M2组)6例,经右心室切口非补片修复(M3组)18例,经右心房-肺动脉切口非补片修复(M4组)34例。采用脉冲多普勒(PDE)和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DI)评价右心室功能,选择三尖瓣环收缩期移位(TAPSE)、右心室心肌作功指数(MPI)作为右心室收缩功能指标,测定的三尖瓣瓣环处舒张早期峰速(Em),舒张晚期峰速(Am),计算Era/Am和E/Em比值作为右心室舒张功能指标。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术后5年随访检查心脏超声发现,M1和M2组的MPI和E/Em显著高于M3和M4组。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Nakata指数、既往分流手术、手术方式、肺动脉瓣反流和术后QRS时间是影响术后MPI的危险因素;术前Nakata指数、手术方式、肺动脉瓣反流和术后QRS时间是影响术后E/Em的危险因素。二元logistic遂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式和术后QRS时间是影响术后MPI的独立因素;术后肺动脉瓣反流是影响术后E/Em的独立因素。结论TOF术后右心室功能降低与RVOT处理方法有关,舒张功能的降低与术后肺动脉瓣的反流有明显的相关性,收缩功能的降低与手术中应用补片加宽右心室流出道和术后的QRS时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心脏超声多普勒技术在测定TOF术后右心室功能和评价术后中、长期疗效有重要�
方敏华王辉山金岩汪曾炜王镇龙张春振
关键词:法乐四联症
双补片在法洛四联症合并肺动脉狭窄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5年
方敏华朱洪玉汪曾炜王辉山尹宗涛吉哲
关键词: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狭窄小儿血流动力学
小儿法洛四联症矫治术后右心功能的评价及分析
方敏华王辉山汪曾炜金岩王镇龙张春振
法洛四联症合并肺动脉闭锁的外科治疗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 探讨法洛四联症合并肺动脉闭锁 (TOF- PA)的外科治疗 ,重点讨论不同类型的手术时机和方法及适应证。方法  1984年 6月至 2 0 0 3年 12月对 2 4例TOF- PA病儿进行矫治手术 ,其中男 10例 ,女 14例 ;年龄 6个月~ 9岁 ;I型 14例 ,II型 8例 ,III型和IV型各 1例。全组均采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一期矫治手术 ,I型采用跨瓣环的带单瓣的人工血管补片加宽 ,II型采用右心室到肺动脉带瓣管道 ,III型和IV型TOF- PA采用胸骨正中切口一期单源化和心内修复术。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 4例 ,其中I型、II型各 2例 ,死因为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2例、灌注肺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各 1例。I型和II型长期随访 16例 ,随访 1个月~ 15 .5年 ,NYHA心功能I或II级 14例 ,III和IV级各 1例 ;III型和IV型分别随访 1个月和 6个月 ,效果满意。结论 TOF- PA一经诊断应尽快手术 ,条件较好的早期行矫治手术可得到满意的效果。
方敏华朱洪玉汪曾炜张仁福宫汉东王辉山
关键词:法洛四联症外科治疗胸骨正中切口术后早期死亡带瓣管道NYHA
非心外管道方法矫治合并异常冠状动脉的法洛四联症被引量:3
2008年
方敏华朱洪玉汪曾炜王辉山李新民
关键词:法洛四联症冠状动脉心外管道矫治心脏畸形TOF
Fontan类手术治疗心房异构、内脏反位合并心内畸形的效果
总结2002年4月至2010年12月外科治疗心房异构、内脏异位合并心脏畸形24例的临床经验,分析心房异构、内脏异位合并心脏畸形的病理特点,评价Fontan类手术的治疗效果。心房异构、内脏异位多数合并心内复杂畸形,常见解剖...
方敏华王辉山汪曾炜
关键词:心房异构内脏反位
上腔静脉内B型非霍奇金淋巴瘤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1例
2003年
祝岩汪曾炜朱洪玉方敏华张南滨王军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上腔静脉综合征病因预后
大动脉调转术后的早期处理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总结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D TGA)行大动脉调转 (Switch)术后早期处理的经验。方法 :对 5例患儿在深低温、低流量和深低温停循环下施行Switch术。术后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 ,及时补充胶体溶液 ,维持适当的呼吸性碱中毒 ,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及降低肺血管阻力药物。结果 :全组手术无死亡。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1例 ,房性心动过速 2例 ,低氧血症 2例 ,肺不张 2例 ,肺部感染 1例 ,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 >2周 1例 ,右心室流出道阻塞 1例。结论 :术后维持足够前负荷 ,积极采取有效降低肺循环阻力及左心房压力的治疗措施 ,及时纠治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心律失常、低氧血症等并发症 ,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韩宏光张南滨汪曾炜朱洪玉方敏华
关键词:心脏缺损先天性大动脉调转术手术后并发症
法洛四联症合并肺动脉闭锁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法洛四联症合并肺动脉闭锁(TOF—PA)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1984年6月至2009年6月对66例TOF—PA患者进行了外科手术69次。其中男34例,女32例;年龄6个月~29岁。包括Ⅰ型31例,Ⅱ型14例,Ⅲ型12例,Ⅳ型9例。11例行姑息性分流术;2例行一期单源化和室间隔缺损开放;40例行一期修复术,13例行一期单源化和心内修复术。3例分流术后再次心内修复术。结果术后早期死亡6例,其中修复手术后死亡5例,分别为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灌注肺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分流术后死亡1例,为切口感染、心内膜炎。47例随访3个月-15.5年,NYHA心功能Ⅰ-Ⅱ级44例,Ⅲ-Ⅳ级3例。结论TOF—PA肺血管的解剖学和形态学特点是决定手术适应证和方法的重要指标,对于存在自体肺动脉并且周围肺动脉发育较好的TOF-PA,尽可能早期进行一期矫治手术。
方敏华王辉山朱洪玉汪曾炜王镇龙张春振
关键词:法乐氏四联症肺动脉瓣闭锁侧支循环心脏外科手术
心肺运动试验对心外管道Fontan手术后心肺功能评估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估心外管道Fontan手术后远期心肺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沈阳军区总医院行心外管道Fontan手术的患者8例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至2018年行心外管道Fontan手术时间均>10年。通过CPET记录患者运动过程中的心率、血压、心电图和肺通气功能等数据,测定最大耗氧(VO_2max)、峰值耗氧(VO_2peak)、无氧阀、摄氧率斜率、二氧化碳通气斜率(VE/VCO_2)、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以及FEV1占FVC%的比值(FEV1/FVC%)等指标,对患者运动反应、心肺功能储备和受损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患者的VE/VCO_2平均为(33.2±3.2),FEV1/FVC%平均为(77.00%±0.09%)。CPET结果显示,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外管道Fontan手术后患者的肺通气功能筛选正常或轻度下降,而心脏储备功能中、重度下降。结论心外管道Fontan手术后远期心功能下降早于肺功能,尽早干预治疗调整心功能可改善远期预后。CPET可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安全、有效地评估心外管道Fontan手术后患者的心肺功能。
张春振方敏华王辉山王宏伟金岩
关键词:FONTAN手术心外管道心肺运动试验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