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跃科 作品数:9 被引量:9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纳米加工与新器件集成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电子电信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复杂掩模图数据处理与转换的研究 被引量:3 2012年 将数字图像处理理论和算法引入到掩模版图数据处理与转换系统中,开发了相应的数据处理与转换软件模块。实现了bmp图像文件的输入、图像的灰度量化、对比度拉伸、反转、边缘检测、多边形近似及版图文件的输出。实验结果证明,该软件能将含有较复杂图形的bmp文件成功地转换为GDSII版图文件。 赵珉 汤跃科 陈宝钦 李金儒 胡勇关键词:图像处理 数据转换 BMP文件 基于Crossbar Switch结构的多层AMBA高速总线的设计及其应用 被引量:2 2007年 为了解决片上系统总线有限带宽的瓶颈,提出了一种快速的将标准AMBA总线升级为交叉开关式(Crossbar Switch)的多层AMBA总线的互联架构,该总线架构已经使用Synosys工具0.18μmCMOS技术工艺进行设计,并且采用电子系统级(ESL)测试方法搭建系统环境对总线进行验证.此总线架构已经成功应用于Corestar3400DSP的SoC平台设计,极大地提高了AMBA总线的频率和传输带宽,部分解决了片上总线的资源共享问题,为高性能片上系统设计提供了更加灵活的总线架构. 李璐 汤跃科 陈杰关键词:交叉开关 传输带宽 光学和电子束曝光系统之间的匹配与混合光刻技术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微细加工与纳米技术研究室拥有一个由美国GCA3600F图形发生器、GCA3696分步重复精缩机、日本JEOLJBX6AⅡ电子束曝光系统和JEOLJBX5000LS电子束光刻系统及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捐赠... 陈宝钦 任黎明 胡勇 龙世兵 陆晶 杨清华 张立辉 牛洁斌 刘明 徐秋霞 薛丽君 李金儒 汤跃科 赵珉 刘珠明 王德强关键词:微光刻技术 电子束直写 文献传递 CIF到PG3600格式转换的算法研究 被引量:2 2007年 提出了微光刻图形CIF数据格式到PG3600数据格式转换软件新的图形切割算法,该算法将L-EDIT输出的CIF格式中的四种图形当作任意多边形处理,然后把多边形切割成矩形。与其他算法相比较,该算法简单、切割理想、切割后的矩形数据量比其他算法少很多。并以此算法为基础,编制能够运行于Windows操作系统且又能够挂靠在L-EDIT上的数据格式转换软件。 李金儒 陈宝钦 赵珉 汤跃科关键词:CIF格式 数据格式转换 光学和电子束曝光系统之间的匹配与混合光刻技术 被引量:4 2006年 介绍如何实现光学和电子束曝光系统之间的匹配和混合光刻的技术,包括:(1)光学曝光系统与电子束曝光系统的匹配技术;(2)投影光刻和JBX-5000LS混合曝光技术;(3)接触式光刻机和JBX-5000LS混合曝光技术;(4)大小束流混合曝光技术或大小光阑混合曝光技术;(5)电子束与光学曝光系统混合光刻对准标记制作技术.该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纳米器件和集成电路的研制工作,实现了20nm线条曝光,研制成功了27n m CMOS器件;进行了50nm单电子器件的演试;并广泛地用于100nm化合物器件和其他微/纳米结构的制造. 陈宝钦 刘明 徐秋霞 薛丽君 李金儒 汤跃科 赵珉 刘珠明 王德强 任黎明 胡勇 龙世兵 陆晶 杨清华 张立辉 牛洁斌关键词:微光刻技术 电子束直写 CIF数据格式转换成PG3600数据格式的新切割算法 2006年 为了编制能够运行于Windows操作系统且又能够挂靠在L-EDIT数据格式上的转换软件,提出了一种新的将微光刻图形CIF数据格式转换为PG3600数据格式的图形切割算法———沿边切割法,重点讨论了圆形和多边形切割成矩形的具体算法,并与其它几种常见的切割算法进行了比较,表明该算法对于不规则图形的切割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李金儒 汤跃科 陈宝钦关键词:微光刻技术 数据格式转换 微光刻图形数据处理与转换 汤跃科关键词:微光刻 数据格式转换 CIF格式挖空多边形切割为PG3600格式矩形的算法 被引量:2 2006年 给出了一种微光刻图形CIF格式的中间挖空多边形切割成PG3600格式所需矩形的新算法。首先,用水平扫描线把有内环的多边形切割成三角形或梯形;然后,把三角形或梯形切割成矩形和直角三角形;最后,把直角三角形用矩形包围或将其直接切割成矩形。本算法的优越性在于不需要先把挖空多边形切割成凸多边形后再进行切割,而是直接进行,对于三角形则采用了矩形包围拼接的方法,大大减少了切割出的矩形数据量。另外,本算法同样适用于没有内环的凸凹多边形的切割。 李金儒 陈宝钦 汤跃科 薛丽君关键词:数据格式转换 电子束光刻常用的抗蚀剂工艺技术研究 电子束光刻技术是推动微电子和微细加工发展的关键技术,尤其在先进掩模制造和纳米加工领域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满足科研和生产的需要,我们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微细加工与纳米技术研究室长期以来一直开展光学光刻系统的分辨率增... 陈宝钦 张立辉 范东升 牛洁斌 刘明 薛丽君 李金儒 汤跃科 王德强 任黎明 龙世兵 陆晶关键词:电子束光刻 电子束直写 微细加工 微电子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