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梅娟

作品数:111 被引量:339H指数:9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0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8篇医药卫生
  • 5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4篇药剂学
  • 25篇缓释
  • 23篇药物
  • 19篇微丸
  • 16篇释药
  • 15篇盐酸
  • 12篇释放度
  • 12篇体外
  • 11篇缓释微丸
  • 10篇结肠定位
  • 10篇结肠定位释药
  • 9篇药动学
  • 8篇地平
  • 8篇药物动力学
  • 8篇制剂
  • 8篇包衣
  • 8篇肠溶
  • 7篇固体分散体
  • 7篇处方
  • 6篇缓释片

机构

  • 111篇沈阳药科大学
  • 5篇吉林大学
  • 4篇辽宁省人民医...
  • 3篇沈阳军区总医...
  • 2篇国家药典委员...
  • 2篇辽宁省肿瘤医...
  • 2篇中国医药研究...
  • 2篇扬子江药业集...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北京医院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山西生物应用...
  • 1篇厦门医学高等...
  • 1篇武警辽宁总队...
  • 1篇江苏正大清江...
  • 1篇澳美制药厂有...

作者

  • 111篇邹梅娟
  • 81篇程刚
  • 14篇朴洪宇
  • 12篇王悦
  • 9篇崔福德
  • 7篇张雪竹
  • 6篇王慧颖
  • 6篇于杰
  • 6篇郝秀华
  • 5篇陈玉双
  • 5篇任君刚
  • 5篇邓春霞
  • 5篇史一杰
  • 5篇韩锐
  • 4篇郑丹
  • 4篇吴怡
  • 4篇冯金华
  • 4篇王琛
  • 4篇韩佳容
  • 3篇陈彬彬

传媒

  • 38篇中国药剂学杂...
  • 32篇沈阳药科大学...
  • 5篇中国新药杂志
  • 4篇中国药学杂志
  • 4篇中国现代中药
  • 3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国新药与临...
  • 2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解放军药学学...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海峡药学
  • 1篇泰州职业技术...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南药学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 1篇求医问药(下...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全国药物经济...
  • 1篇"99中国药...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10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11篇2011
  • 7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13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1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心复合设计法优化盐酸伪麻黄碱缓释微丸包衣液处方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采用Eudragit RS30D对盐酸伪麻黄碱微丸进行缓释包衣,优化包衣液处方。方法: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影响药物释放的主要因素,以综合评分值(Y)为评价指标,采用中心复合设计试验对包衣液处方进行优化,确立处方组成,并在优化区域内选择一点安排一次验证试验,以检验优化工艺条件的有效性。结果:理论包衣增重(X1)和抗黏剂滑石粉用量(X2)是影响药物释放的主要因素,其中理论包衣增重(X1)对评价指标有非常显著影响(P<0.01),拟合所得多元二次方程为Y=576.2-17.88X1-4.244X2+0.1449X12+0.06391X1X2+0.01080X22,r=0.9775。验证试验表明,本优化方程有良好的预测性。结论:中心复合设计法优化的制备条件良好,制得的盐酸伪麻黄碱缓释微丸的体外累积释放度符合要求。
辛伟邹梅娟唐波张文颖程刚
关键词:盐酸伪麻黄碱缓释微丸丙烯酸树脂
多维元素胶囊的制备及其稳定性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制备多维元素胶囊,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技术制备维生素微丸及微量元素微丸,采用直接滴定法、HPLC法等测定制剂中药物成分的含量;进一步研究抗氧剂、包衣增量等因素对制剂中主药含量的影响,并对制剂稳定性进行初步探讨。结果抗氧剂BHT、枸橼酸的加入以及欧巴代薄膜包衣能显著增强制剂稳定性,提高制剂质量。长期、加速试验结果表明制剂稳定性良好。结论挤出-滚圆法可用于制备多维元素胶囊;抗氧剂、薄膜包衣可提高该制剂稳定性。
王琛邹梅娟陈彬彬冯金华郑丹程刚
关键词:微丸稳定性
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阿魏酸哌嗪缓释片处方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制备阿魏酸哌嗪缓释片。方法以羟丙甲纤维素(HPMC)联合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骨架材料制备阿魏酸哌嗪缓释片,并对影响药物释放的因素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central composite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CCD-RSM)对处方进行优化。结果HPMC K15M及CMC-Na用量是影响药物释放的主要因素,当HPMC K15M与CMC-Na各占片质量分数的20.5%和18.6%时所得缓释片各时间点累计释放率接近合格标准,即25%(2h)、60%(6h)、90%(12h)。结论HPMC K15M与CMC-Na以一定比例联合使用可以抑制水溶性药物的前期突释,优化处方制备的阿魏酸哌嗪缓释片体外累积释放度符合要求,拟合方程预测性良好。
李颖王悦邹梅娟薛晓柏程刚
关键词:药剂学缓释片阿魏酸哌嗪羟丙甲纤维素
萘普生钠缓释微丸的制备及包衣液处方优化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采用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包衣液苏丽丝(Surelease)对萘普生钠微丸进行缓释包衣,制备日服1次的萘普生钠缓释微丸。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影响药物释放的主要因素,采用中心复合设计试验对包衣液处方进行优化,确定处方组成。结果包衣增质量和致孔剂用量是影响药物释放的主要因素,当包衣增质量分数为51.3%,致孔剂用量质量分数为2.97%时所制得的微丸在2、6、10h的累积释放度最接近拟定标准,综合评分值最小。结论采用中心复合设计优化处方的体外释放度预测性良好,制得萘普生钠缓释微丸符合实验设计要求。
薛晓柏邹梅娟王悦黎苏李颖程刚
关键词:药剂学缓释微丸萘普生钠
卡马西平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研究卡马西平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流方法,研究卡马西平大鼠肠吸收动力学。结果卡马西平在整个肠道均吸收良好,吸收速度按十二指肠、结肠、回肠、空肠的顺序依次下降,吸收速度常数依次为0.230、0.182、0.178、0.165 h-1。药物在肠道的吸收呈现一级吸收动力学,吸收机制为被动吸收。结论卡马西平的吸收窗比较长,适合于制备日服一次的缓释给药系统。
万英邹梅娟郝秀华刘丰于杰程刚
关键词:卡马西平肠吸收高效液相色谱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家犬体内甲氧氯普胺的血药浓度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建立测定甲氧氯普胺血浆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血浆样品在碱性条件下用乙醚提取,盐酸曲马多为内标,采用 Hypersil-C_(18)(4.6mm×200mm,5μm)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醋酸盐缓冲液(pH 4.0)-三乙胺(7:18:75:0.1),检测波长273nm,甲氧氯普胺与内标的保留时间分别为4.9min 和7.1min。结果:线性范围为5-100ng·mL^(-1)(r=0.9993);最低检测浓度为1ng·mL^(-1);日内、日间精密度 RSD 分别为2.4%-6.8%,3.6%-8.6%(n=5);低、中、高3个浓度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1.5%,84.6%,80.4%;方法回收率为96.6%,98.5%,101.2%。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简便易行,能满足甲氧氯普胺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王琳程刚邹梅娟郝秀华邵昌
关键词:甲氧氯普胺血药浓度盐酸曲马多血浆样品检测波长
国产尼莫地平片与原研制剂体外溶出度比较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考察国内9个厂家生产的尼莫地平片与原研制剂(商品名:尼膜同)的体外溶出度,比较体外溶出行为,为临床选择用药及控制国产尼莫地平的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尼莫地平片分别在纯化水(质量分数0.3%SDS)、p H值1.2氯化钠盐酸溶液(0.3%SDS)、p H值4.5醋酸盐缓冲液(0.3%SDS)和p H值6.8磷酸盐缓冲液(0.3%SDS)共4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度,并用f2相似因子法评价溶出曲线的相似性。结果只有一个厂家生产的尼莫地平片在4种溶出介质中f2相似因子大于50,与原研制剂相似;其余厂家生产的尼莫地平片在4种溶出介质中溶出行为与原研制剂不相似。结论多数国产的尼莫地平片与原研制剂溶出过程存在显著性差异,临床应用时应加以注意。厂家应积极改进现有工艺,严格控制药物的溶出速率。
徐芳李书洋王田宇邹梅娟程刚
关键词:尼莫地平片溶出度高效液相色谱法
盐酸伪麻黄碱脉冲小片包衣液处方优化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制备盐酸伪麻黄碱脉冲控释小片,并对其体外释药情况进行研究。方法制备盐酸伪麻黄碱含药片芯,采用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Eudragit(RS 30D)制备盐酸伪麻黄碱脉冲控释小片。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药物释放的影响因素,确立处方组成,采用正交设计对包衣液处方进行优化。结果当隔离层增质量分数为2%、控释层增质量分数为5%、CMS-Na用量质量分数为25%,脉冲控释小片的时滞为6 h,体外具有脉冲释药特性。结论成功地制备了盐酸伪麻黄碱脉冲控释小片,体外释药符合脉冲释药的要求。
逄凤娟邹梅娟刘国良薛晓柏吕欣心程刚
关键词:盐酸伪麻黄碱EUDRAGITRS正交设计
酒石酸美托洛尔延迟起释缓释微丸的制备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制备酒石酸美托洛尔延迟起释缓释微丸;研究该制剂的体外释放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含药丸芯,以丙烯酸树脂(Eudragit NE 30D)为内层包衣材料,乙基纤维素与丙烯酸树脂(Eudragit L100)的混合膜材为外层包衣材料制备延迟起释缓释微丸。通过改变内层包衣质量增加、外层包衣质量增加及外层包衣液中乙基纤维素与Eudragit L 100的质量比来达到一定时滞后缓慢释放药物的目的。考察了处方因素和溶出条件对体外释放度的影响。结果制得时滞为4 h,4、6、10、14 h的累积释放量分别为〈10%、20%-35%、50%-70%、≥75%的延迟起释缓释微丸。结论内层包衣质量增加、外层包衣液中乙基纤维素与Eudragit L100的比例及外层包衣质量增加对延迟起释缓释微丸的释药时滞和释药速率具有显著影响,药物的体外释放情况不受溶出转速和溶出装置的影响。
余超邹梅娟史一杰王悦程刚
关键词: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微丸体外释放
盐酸普罗帕酮缓释胶囊在家犬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考察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考察家犬口服盐酸普罗帕酮缓释胶囊的药物动力学,分析AUC0-t数据,比较普通片与缓释胶囊的生物利用度。方法家犬6只采用两制剂双周期交叉试验,HPLC法测定盐酸普罗帕酮在家犬血浆内的质量浓度,通过3P87药物动力学程序对两种制剂在家犬体内的动态过程进行拟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由梯形法求得,ρmax、tmax为实测值。结果盐酸普罗帕酮缓释胶囊和市售普通片在家犬体内过程均符合单隔室模型,其主要的药物动力学参数ρmax、tmax和AUC0-t分别为(1.41±0.13)、(1.92±0.05)mg.L-1,(6.00±1.55)、(1.50±0.45)h,(8.45±0.84)(、7.88±0.98)mg.h.L-1。以普通片为参比制剂,缓释胶囊的生物利用度为(96.4±15.0)%。结论盐酸普罗帕酮缓释胶囊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发生了变化,生物利用度与市售普通片等效。
邹梅娟于杰邓春霞王悦王鹤北程刚
关键词:药物动力学生物利用度盐酸普罗帕酮缓释胶囊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