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佳峰

作品数:17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白血
  • 9篇白血病
  • 8篇儿童
  • 5篇血小板
  • 5篇细胞
  • 5篇急性
  • 5篇急性白血
  • 5篇急性白血病
  • 4篇血小板减少
  • 4篇免疫
  • 4篇儿童急性
  • 4篇儿童急性白血...
  • 3篇血小板减少症
  • 3篇血症
  • 3篇预后
  • 3篇真菌血症
  • 3篇免疫性
  • 3篇免疫性血小板...
  • 3篇免疫性血小板...
  • 3篇菌血症

机构

  • 16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北京市儿科研...

作者

  • 17篇姚佳峰
  • 9篇姜锦
  • 8篇吴润晖
  • 8篇张利强
  • 7篇马洁
  • 6篇李楠
  • 4篇陈振萍
  • 4篇马静瑶
  • 3篇傅玲玲
  • 1篇秦茂权
  • 1篇张蕊
  • 1篇邓江红
  • 1篇郑胡镛
  • 1篇张瑞东
  • 1篇徐子刚
  • 1篇李志刚
  • 1篇石慧文
  • 1篇李刚

传媒

  • 3篇中华儿科杂志
  • 3篇中国小儿血液...
  • 2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循证儿科...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 1篇罕见病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耐万古霉素酪黄/母鸡肠球菌4例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耐万古霉素酪黄/母鸡肠球菌感染的症状、治疗过程、治疗结果,分析控制细菌耐药的关键。方法分析本4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予以抗感染等治疗,观察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4例患儿中2例治愈出院、1例好转、1例放弃治疗。结论本文就4例患儿症状、治疗过程、治疗结果展开讨论,得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控制细菌耐药的关键。
姜锦姚佳峰李楠石慧文
关键词:儿童
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免疫抑制基础上促血小板生成素类药物的疗效研究
2023年
目的旨在比较序贯大剂量地塞米松、利妥昔单抗免疫抑制治疗后加用艾曲波帕与直接应用艾曲波帕治疗的儿童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ITP)数据,证实免疫抑制基础上的促血小板生成治疗可提高儿童CITP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非随机对照研究,将2018年1月—2021年8月入组的CITP患儿分为两组:(1)直接应用艾曲波帕(简称直接组);(2)经大剂量地塞米松、利妥昔单抗升阶梯治疗无效时加用艾曲治疗(简称序贯组)。评价两组疗效、安全性和药物经济学指标。结果共入组48例患儿,男性23例,女性25例,中位发病年龄为5.0(3.6-7.5)岁,病程均超过一年,治疗前血小板(PLT)计数为10.0(4.0-15.0)×10^(9)/L。(1)基线数据:直接组男16例,女13例,序贯组男7例,女12例。两组的发病年龄、病程、PLT计数等基线无统计学差异(P>0.05)。(2)疗效:直接组的总体反应率为69%,完全反应率21%,无效率31%;序贯组分别为84%、26%和16%。直接组艾曲波帕平均治疗时长为8.2个月,停药率41%,62%的患儿PLT水平维持在50×10^(9)/L以上水平,平均治疗费用为7.38万元;序贯组艾曲波帕平均治疗时长为7.0个月,停药率58%,74%的患儿PLT维持在50×10^(9)/L以上,平均治疗费用为9.87万元;停药率及PLT维持在50×10^(9)/L以上的患儿比例,序贯组均高于直接组,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3)安全性:直接组药物相关不良事件3例(10%),序贯组8例(42%),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直接应用艾曲波帕治疗儿童CITP相比,在免疫抑制剂治疗基础上应用艾曲波帕,疗效更好且不增加副作用和经济负担,可考虑作为儿童CITP二线治疗的优选策略。
张佳璐傅玲玲陈振萍谢幸娟朱筱旌马洁姚佳峰张利强吴润晖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免疫抑制剂
231例儿童急性白血病合并血流感染的单中心临床特点分析
姚佳峰李楠张瑞东郑胡镛姜锦
急性白血病患儿并发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败血症的临床特点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生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败血症的临床表现特点、病原菌分布、合并其他感染部位、治疗及预后,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5年9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住院的45例急性白血病合并革兰阴性菌败血症患儿,药敏结果提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分析其临床资料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45例患儿均有发热,其中有8例患儿持续发热,37例患儿发热天数为1—27d,平均(6.1±5.2)d。45例患儿中26例感染发生于中性粒细胞缺乏阶段,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2~79d,平均(15.2±16.2)d。中性粒细缺乏组发热持续时间平均(7.5±5.8)d,不伴中性粒细缺乏组,发热持续时间平均(3.7±2.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45例患儿中有23例同时伴有其他部位感染,感染灶以肺部、消化道、口腔及肛周为主。全部患儿送检血培养标本总量711份,其中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菌共162株,耐药菌标本中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阴沟肠杆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要致病菌。45例中36例抗感染治疗有效,9例抗感染治疗无效(死亡及放弃)。结论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败血症的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阴沟肠杆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要致病菌。中性粒细胞缺乏是影响抗感染治疗转归的重要因素。
姚佳峰李楠姜锦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败血症中性粒细胞缺乏
侵袭性曲霉病患者动态监测血清半乳甘露聚糖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⑴研究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对血液病患者并发侵袭性曲霉病(IA)的早期诊断价值,并探讨动态监测IA患者抗真菌治疗前后血清GM水平与疗效的关系;⑵探讨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的患者在移植早期内动态监测...
姚佳峰
关键词:侵袭性曲霉病血清检测半乳甘露聚糖
文献传递
儿童急性白血病合并真菌血症的预后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合并真菌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原学及预后不良因素.方法 收集2002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住院期间合并真菌血症的42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真菌血症中,40例为念珠菌属(占95.2%).其中白色念珠菌(14.3%),近平滑念珠菌(占38.1%),热带念珠菌(占35.7%),光滑念珠菌(占2.4%),非白色念珠菌为主要病原体.治疗无效11例(占26.2%).多因素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缺乏>7d,抗生素使用时间>7d,既往有真菌感染与真菌血症预后不良相关.应用含有激素的化疗方案、合并其他脏器真菌感染、非白色念珠菌血症为真菌血症预后不良的风险因素.结论 念珠菌属为真菌血症的主要病原体,非白色念珠菌占优势.中性粒细胞缺乏>7d,抗生素使用时间>7d,既往有真菌感染与真菌血症的预后不良相关.
姜锦姚佳峰李楠
关键词:白血病真菌血症预后儿童
儿童急性白血病合并真菌血症相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合并真菌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200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白血病且2次血培养真菌阳性的病例为真菌血症组;以同期住院、同性别、既往无真菌感染、且未发生真菌血症的急性白血病患儿为对照组,样本量对照组与真菌血症组1∶1。采集年龄、白血病状态(缓解与否)、复发情况、住院时间、是否应用含激素的化疗方案、中性粒细胞缺乏(〈0.5×109·L-1)及其持续时间、中心静脉置管、广谱抗生素应用和合并败血症等因素,行真菌血症组和对照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真菌血症组纳入48例,男32例,应用化疗药物累计中位时间98(3~300)d,中位年龄5.6(1.4~13.8)岁;对照组纳入96例,应用化疗药物累计中位时间201(4~1 080)d,男64例,中位年龄6.7(1~15)岁。1真菌血症组48例均有发热,中位发热时间8.6(1~42)d。住院至出现真菌血症的中位时间17.6(1~115)d;既往有真菌感染5例(10.4%),合并脏器功能衰竭7例(14.6%);10例(20.8%)合并细菌败血症;死亡或临终放弃治疗11例(22.9%)。3血培养结果示,近平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各17例(35.4%),白色念珠菌8例(16.7%),季也蒙念珠菌2例(4.2%),光滑念珠菌、青霉菌、镰刀菌属和阿萨希毛孢子菌各1例(2.1%)。4单因素分析显示,白血病未缓解、中性粒细胞缺乏及其持续时间〉7d、应用广谱抗生素、静脉应用抗生素〉7d和合并败血症是急性白血病合并真菌血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sitic分析显示,应用广谱抗生素是急性白血病合并真菌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28.3(95%CI:5.9~136.2)。结论念珠菌属为急性白血病合并真菌血症的主要病原体,非白色念珠菌占优势。应用广谱抗生素是急性白血病合并真菌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姜锦姚佳峰李楠
关键词:儿童急性白血病真菌血症病原
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综合征3例
2023年
例1,男,10岁,因“鼻衄、皮肤瘀斑3年,尿色加深1年,左侧肢体无力1周”入院,合并溶血、颅内静脉血栓,血常规三系减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克隆阳性。例2,女,7岁,因“发现全身皮肤瘀斑、出血点1个月余”入院,血常规三系减低,PNH克隆阳性,PIG-A基因杂合突变 c.335T>A(p.L112X),免疫抑制治疗后34个月出现静脉窦血栓。例3,男,6岁,因“发热后发现血细胞减少50 d余”入院,血常规三系减低,PNH克隆阳性。3例患儿均确诊再生障碍性贫血-PNH综合征,经免疫抑制、抗凝等治疗后病情稳定。
杨碧熙傅玲玲吴润晖李红敏陈慧姚佳峰张利强张蕊马洁
关键词:左侧肢体无力皮肤瘀斑静脉窦血栓血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尿色
儿童急性白血病合并真菌血症病原学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患儿真菌血症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42例恶性肿瘤真菌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真菌血症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自血病6例。念珠菌血症为真菌血症的主要病原体,占95.2%。8例合并细菌败血症,占19.0%。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2例对氟康唑中介,1例对两性霉素B耐药,对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氟胞嘧啶均敏感。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中性粒细胞〈0.5×10^9/L、中心静脉置管、年龄、住院时间〉15d是引起真菌血症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结论控制易感因素是降低真菌血症发病率的有效措施,及时合理的抗真菌治疗是治疗真菌血症的主要方法。
姜锦李楠姚佳峰
关键词:白血病儿童真菌血症血传病原体
儿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红细胞参数及血清bFGF、TGF-β1、VEGF表达变化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儿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红细胞参数及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变化。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进行治疗的54例CML慢性期患儿为研究组,另随机抽取46名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研究组给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间红细胞参数及血清bFGF、TGF-β1、VEGF表达变化,并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后红细胞参数及血清bFGF、TGF-β1、VEGF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的RBC、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HCT)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水平分别为(3.45±0.04)×10^(12)/L、(102.33±1.15)g/L、(32.03±0.61)%、322.15±2.5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98±0.03)×10^(12)/L、(149.78±1.88)g/L、(44.33±0.31)%、334.12±0.77],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水平分别为(91.44±0.77)fL、(33.15±2.55)pg、(17.55±0.1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9.88±0.34)fL、(30.24±0.16)pg、(12.66±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血清bFGF、VEGF水平分别为(30.66±9.66)、(128.68±30.58)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26±1.54)、(70.66±11.26)pg/mL],TGF-β1水平为(38.22±8.06)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78.66±8.13)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RBC、血红蛋白、HCT、MCV及MCH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MCHC及RDW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清bFGF、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GF-β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CML慢性期患儿中可见血细胞参数明显异常,血清bFGF、VEGF水平显著升高,TGF-β1水平显著降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CML慢性期能有效改善患儿红细胞形态及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临
张利强陈振萍姚佳峰程晶莹赵莎莎姜锦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红细胞参数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