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令军

作品数:20 被引量:111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黄酮
  • 4篇液相色谱
  • 4篇液相色谱法
  • 4篇色谱
  • 4篇色谱法
  • 4篇芙蓉李
  • 4篇相色谱
  • 4篇高效液相
  • 4篇高效液相色谱
  • 4篇高效液相色谱...
  • 3篇自微乳
  • 3篇苡仁
  • 3篇薏苡
  • 3篇薏苡仁
  • 3篇微乳
  • 3篇薄层
  • 3篇薄层色谱
  • 2篇多酚
  • 2篇学成
  • 2篇血症

机构

  • 20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福建生物工程...

作者

  • 20篇曾令军
  • 20篇陈丹
  • 18篇郑利
  • 13篇连赟芳
  • 12篇蔡韦炜
  • 11篇程清
  • 9篇任瑞琴
  • 5篇黄庆德
  • 4篇范世明
  • 3篇吴晓青
  • 3篇陈抒云
  • 2篇黄群
  • 2篇曾华平
  • 1篇陈强
  • 1篇白韵雪
  • 1篇王宝荣

传媒

  • 4篇中国现代应用...
  • 4篇福建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中医药科...
  • 2篇药物分析杂志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成药
  • 1篇天津药学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药品标准

年份

  • 10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测多评法测定玳玳黄酮自微乳化软胶囊中新橙皮苷与柚皮苷的含量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建立玳玳黄酮自微乳化软胶囊中指标性成分新橙皮苷和柚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色谱柱250-4 lichrocart C18;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22∶78);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4 nm,与一测多评法(柚皮苷为参照物)进行比较。结果:柚皮苷在4.080~20.440μg.mL-1(r=0.999 1)、新橙皮苷在6.384~31.920μg.mL-1(r=0.999 2)范围内分别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高效液相色谱法与一测多评法所得到的含量值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99,含量间的相对误差在0.5%以内。结论:一测多评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二者含量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可以用于玳玳黄酮自微乳化软胶囊的质量控制。
程清陈丹黄群曾令军任瑞琴郑利黄庆德白韵雪
关键词:一测多评
UPLC-MS测定不同产地薏苡仁中甘油三油酸酯的含量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建立测定甘油三油酸酯的UPLC—MS,并对23个不同产地的薏苡仁中甘油三油酸酯含量进行测定。方法使用Waters Quattro Micro液质联用仪,色谱柱为Acquity UPLCBEH C18柱(2.1mm×100mm,1.7μm);流动相(A)为甲醇-乙腈-氨水(19:19:2)调至pH3的0.1%甲酸溶液,流动相(B)为异丙醇,A—B(55:45);柱温45℃;流速0.3mL·min^-1;ESI^+,多反应监测模式,监测离子为m/z902.8→m/z603.2。结果标准曲线为Y=4.233×10^3X+9.172×10^2(r=0.9995)。甘油三油酸酯在0.142-25.56pg·mL^-1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21%,RSD为1.44%(n=9);不同产地来源薏苡仁中甘油三油酸酯含量存在差异。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薏苡仁及薏苡仁油的质量控制。
郑利陈丹曾令军蔡韦炜连赟芳范世明
关键词:UPLC-MS薏苡仁
玳玳黄酮降脂提取物的鉴别及其特殊杂质检测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建立玳玳黄酮降脂提取物的鉴别及其特殊杂质辛弗林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玳玳黄酮降脂提取物,检测玳玳黄酮降脂提取物中可能存在的特殊杂质辛弗林。结果:以氯仿:甲醇:水(13∶6∶2)下层溶液为展开剂,玳玳黄酮降脂提取物中主成分得到快速、有效地分离鉴别;以正丁醇:乙酸乙酯:氨水:水(9∶3∶1∶2)为展开剂,检测辛弗林方法灵敏度高,斑点显色清晰,易于观察,最低检测限是0.08μg,玳玳黄酮降脂提取物中辛弗林的含量均小于10×10-6。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方法能有效用于玳玳黄酮降脂提取物的鉴别与特殊杂质辛弗林的检查。
曾令军陈丹郑利蔡韦炜连赟芳苏鑫月
关键词:辛弗林
玳玳总黄酮提取物UPLC-MS体内外特征图谱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建立玳玳总黄酮提取物主成分体内外正常与病理模型大鼠UPLC-MS特征图谱分析法,为玳玳总黄酮提取物入血成分及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奠定基础。方法:采用UPLC-MS法,建立并比较玳玳总黄酮提取物体外特征图谱、正常和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灌胃玳玳总黄酮提取物后体内特征图谱。结果:经优选最佳色谱与质谱条件,并确立最佳采血时间及样品前处理方法后,质控9个色谱峰,相对保留时间RSD<0.5%,相对峰面积RSD<2.9%,提取回收率>75%,建立了玳玳总黄酮提取物体内外特征图谱模式。结论:所建立的特征图谱稳定、准确,可用于玳玳总黄酮提取物体外和正常及病理状态下的体内外成分分析评价,为"活性特征图谱"评价提供有益的探索。
吴晓青曾令军陈丹郑利连赟芳蔡韦炜曾华平林伊莉
关键词:UPLC-MS高脂血症
玳玳黄酮自微乳化软胶囊制备过程药效成分转移率考察
2014年
目的针对玳玳总黄酮有效部位多组分特性,基于HPLC特征图谱研究玳玳黄酮自微乳化软胶囊制备过程中的药效成分转移率。方法采用HPLC特征图谱法,色谱柱为Lichrocart C18(250 mm×4.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的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4 nm;柱温30℃。结果玳玳黄酮自微乳化软胶囊制备工艺过程中8个共有峰的转移率为80.55%~95.93%,其中主要特征成分柚皮苷和新橙皮苷迁移率均〉95%,各药效成分群整体迁移相似度〉0.999。结论玳玳黄酮自微乳化软胶囊制备工艺能够比较完整的保留玳玳总黄酮提取物的整体药效部位成分群。
黄庆德程清陈丹曾令军
关键词:转移率HPLC特征图谱
薏苡仁甘油三油酸酯定量分析的最佳样品前处理
2013年
目的优化薏苡仁主成分甘油三油酸酯含量测定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方法以甘油三油酸酯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UPLC-MS法测定,通过正交试验考察超声处理提取溶剂、提取时间、药材重量与溶剂体积比。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溶剂异丙醇,提取时间30 min,药材重量与溶剂体积比1:56,所得甘油三油酸酯含量为1.03%。结论最佳提取条件可为薏苡仁样品的前处理提供简便可行、结果稳定的质量控制方法。
郑利陈丹曾令军连赟芳蔡韦炜林伊莉
关键词:薏苡仁样品前处理正交试验
三叶青地上部分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31
2013年
目的分离分析三叶青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系统预试法,对三叶青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进行分段萃取,用薄层色谱法对各部位进行分离、分析、鉴别。结果三叶青地上部分含有黄酮类、氨基酸类、萜类、强心苷类、甾体类、油脂成分。结论三叶青地上部分含有黄酮类、萜类成分。
蔡韦炜陈丹范世明连赟芳郑利曾令军吴泽卿
关键词:化学成分
玳玳黄酮滴丸质量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建立玳玳黄酮滴丸质量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玳玳黄酮滴丸,并对玳玳黄酮滴丸进行重金属及砷盐的检查;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玳玳黄酮滴丸主要药效成分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含量的方法。结果 薄层色谱主要成分斑点清晰可见,阴性对照无干扰;玳玳黄酮滴丸重金属及砷盐的限量均小于百万分之十;新橙皮苷在4.088--16.352μg.mL 1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柚皮苷在4.084--16.336μg.mL 1内呈良好线性关系,3批玳玳黄酮滴丸新橙皮苷平均含量分别为75.32,74.82,73.76 mg·g-1,柚皮苷平均含量分别为63.05,63.21,62.07mg·g-1。结论 所建立的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方法稳定简便,可有效控制玳玳黄酮滴丸质量。
连赟芳陈丹曾令军蔡韦炜陈强曾华平林伊莉
关键词: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
芙蓉李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高通量筛选评价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建立快速筛选芙蓉李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HPLC-DPPH·法,比较各活性成分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能力。方法:通过HPLC-DPPH·法,比较芙蓉李总多酚抗氧化提取物中分离的8个活性成分与DPPH·反应前后峰面积下降的百分比,筛选出抗氧化活性成分,通过计算各化合物的IC50值,评价它们的抗氧化能力大小。结果:已分离的芙蓉李总多酚抗氧化提取物中的8个代表性成分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表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对DPPH·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槲皮素-3-O-L-呋喃阿拉伯糖苷>槲皮素>(-)-表儿茶素>化合物1>芦丁>化合物3>化合物2>柚皮素-7-O-β-葡萄糖苷。结论:芙蓉李总多酚抗氧化提取物中分离的8个代表性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作为有效的天然自由基清除剂,芙蓉李总多酚抗氧化提取物的活性也与它们有关,故均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HPLC-DPPH·法快速直观,操作简便,重复性良好,可作为抗氧化活性成分高通量筛选的评价方法。
任瑞琴陈丹程清曾令军郑利连赟芳蔡韦炜
关键词:芙蓉李抗氧化
玳玳黄酮提取物的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建立玳玳黄酮提取物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玳玳黄酮提取物中的柚皮苷和新橙皮苷;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玳玳黄酮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玳玳黄酮提取物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易于识别,专属性强;紫外分光光度法新橙皮苷在4.44~26.64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2%(RSD=1.65%);HPLC法柚皮苷在1.988—13.916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3%(RSD=1.56%),新橙皮苷在1.992~13.944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8%(RsD=1.89%)。结论:所建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有效控制玳玳黄酮提取物的质量。
曾令军陈丹郑利程清连赟芳蔡韦炜
关键词: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