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桦

作品数:27 被引量:167H指数:7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新生儿
  • 5篇儿童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3篇嗜血杆菌
  • 3篇嗜血杆菌感染
  • 3篇流感
  • 3篇流感嗜血杆菌
  • 3篇流感嗜血杆菌...
  • 3篇耐药
  • 3篇多中心
  • 3篇发育商
  • 3篇杆菌
  • 3篇杆菌感染
  • 2篇行为发育
  • 2篇早产
  • 2篇早期干预
  • 2篇中毒
  • 2篇神经行为
  • 2篇神经行为发育

机构

  • 25篇成都市第三人...
  • 6篇四川大学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成都市第二人...
  • 2篇四川省人民医...
  • 2篇成都市第五人...
  • 2篇都江堰市医疗...
  • 2篇崇州市人民医...
  • 2篇德阳市人民医...
  • 2篇西南医科大学
  • 2篇成都市妇女儿...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成都市儿童医...

作者

  • 25篇李桦
  • 7篇张彤
  • 7篇杨涛毅
  • 7篇彭珉娟
  • 6篇朱华
  • 4篇许文明
  • 4篇谢江
  • 2篇何亚薇
  • 2篇杨玲蓉
  • 2篇陈桂华
  • 2篇康厚乾
  • 2篇陈先辉
  • 2篇乔勇
  • 2篇陈昌辉
  • 2篇李晓辉
  • 2篇邓全敏
  • 2篇万朝敏
  • 2篇程建
  • 2篇邓建军
  • 2篇余华

传媒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四川医学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华西医学
  • 2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教育生物学杂...
  • 1篇2004年全...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4篇2005
  • 2篇2004
  • 1篇1995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岁内高危儿神经发育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1岁内高危儿的神经发育情况,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9年1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建立健康档案的92例高危儿(年龄或矫正月龄为12个月)的资料,记录高危儿的性别、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新生儿期疾病及其母亲孕期疾病等信息,对不同影响因素下高危儿6月龄、12月龄的Gesell发育量表5个能区的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6月龄时比较,高危儿12月龄时的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性、个人社交DQ值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语言DQ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儿在多能区的DQ值随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的减小而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胎龄<32周、出生体质量<1.5 kg的高危儿12月龄时,各能区DQ值仍低于85。在有新生儿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消化道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的高危儿中,12月龄时DQ值低于85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胎龄和低体质量是导致1岁内高危儿神经发育落后的重要因素。1岁内高危儿在语言能区的追赶趋势相对其他能区要弱,需引起重视并加强监测与干预。新生儿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消化道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神经发育不良的潜在危险因素,应加强对新生儿疾病的防控。
李佳敏贾旭凤吴郝娟李桦朱华许文明谢江
关键词:神经发育GESELL发育量表发育商高危儿
一例孤独症谱系障碍合并癫痫患儿SIK3基因变异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一例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合并癫痫患儿的基因变异情况,并探讨其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收集并评估该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检测患儿及其父母的基因变异位点并筛查致病候选基因,以Sanger法对测序结果进行验证,PolyPhen2对变异结果进行功能预测。应用qPCR研究变异基因在正常人和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的表达差异以及该基因在小鼠不同组织的表达差异。结果先证者系SIK3基因(Chr11 q23.3,NM_025164.6)存在复合杂合变异,即包含一个遗传自父亲的错义变异[c.1295A>G(p.N432S)]和一个遗传自母亲的缺失变异[c.2389_2391del(p.797del)],两个变异位点均具有高度保守性,其中PolyPhen2预测c.1295A>G(p.N432S)有害。与母亲相比,先证者与其父亲外周血SIK3 mRNA表达显著下降;与正常同龄人相比,先证者以及确诊的另外两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外周血SIK3也明显较低。此外,对小鼠的研究发现,Sik3基因在大脑中有较高的表达水平。结论SIK3基因变异与ASD有一定关联,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可能与脑内脂质代谢受有关。
贾旭凤李佳敏李桦朱华李红霞许文明许文明谢江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基因变异
252例双胎早产新生儿的临床特征及早期结局分析
2022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描述双胎、双胎出生体重(BW)不协调、双胎出生顺序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的双胎及单胎早产儿的临床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新生儿的特征、疾病和死亡率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双胎中,新生儿发病率与胎龄(GA)呈负相关;双胎胎龄更小,出生体重更低,住院时间(LOS)更长,剖宫产率更高(P<0.05)。双胎中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心脏问题、胃肠道症状、贫血、低血糖的发病率更高(P<0.05)。中重度BW不协调与发病风险增加有关。出生顺序没有影响。结论早产是双胎中最常见的结局,也是发病率明显增加的原因。BW不协调可能在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中起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蔡和花王维张彤李桦
关键词:双胎早产新生儿
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探讨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提高高危儿的生存质量。方法将46例高危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同时选取2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随访观察。对干预组的高危儿定期进行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和早期干预。各组均在3月、6月和1岁时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进行发育商的测评。结果①3月时高危干预组和高危对照组5个能区的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危干预组和高危对照组比较,各能区的DQ无差异(P>0.05)。②6月时高危干预组各能区的DQ均高于高危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高危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4个能区的DQ无差异(P>0.05)。③1岁时高危干预组各能区的DQ均明显高于高危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高危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能区的DQ无差异(P>0.05)。结论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可以促进高危儿的智能发育,到1岁时能赶上正常儿童,有效减少残障的发生。
朱华彭珉娟杨涛毅李桦张彤陈先辉程建
关键词:神经行为发育早期干预高危儿发育商
阿司匹林对Poly-IC诱导小胶质细胞激活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对Poly-IC诱导小胶质细胞激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培养小鼠小胶质细胞BV2细胞株,建立Poly-IC刺激诱导小胶质细胞免疫激活模型。本研究分为对照组(不做处理)、模型组(Poly-IC 10μg/ml)、高剂量阿司匹林组(1 mmol/L阿司匹林)、低剂量阿司匹林组(0.1 mmol/L阿司匹林)、高剂量阿司匹林预处理组(Poly-IC 10μg/ml+1 mmol/L阿司匹林)、低剂量阿司匹林预处理组(Poly-IC 10μg/ml+0.1 mmol/L阿司匹林)。应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小胶质细胞吞噬能力﹑活性氧﹑Iba1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各组小胶质细胞炎症因子IL-1β﹑IL-6﹑IL-10﹑TNF-α﹑COX-2的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中小胶质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吞噬能力增强,活性氧产生增加,Iba1蛋白表达下降。且模型组中IL-1β(20.55±1.92)﹑IL-6(63.98±7.83)﹑TNF-α(16.84±3.19)﹑COX-2(6.78±0.42)的mRNA表达较对照组IL-1β(1.01±0.14)﹑IL-6(0.95±0.17)﹑TNF-α(1.22±0.38)﹑COX-2(0.87±0.11)显著增加(t=26.14,10.22,17.06,37.07;均P<0.01)。经阿司匹林预处理的小胶质细胞吞噬能力较模型组减弱,活性氧产生较模型组降低,且Iba1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有一定恢复。高剂量阿司匹林预处理组促炎因子IL-1β(9.95±0.52)﹑IL-6(39.64±6.89)﹑TNF-α(1.57±0.42)﹑COX-2(2.47±0.14)的mRNA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t=14.18,3.69,16.68,27.03;均P<0.01)。结论阿司匹林对Poly-IC诱导小胶质细胞激活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阿司匹林抑制胶质细胞炎性因子的表达有关。
吴郝娟程娟谢江谢江李桦李桦朱华李红霞周咏梅许文明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阿司匹林孕期感染
维生素D缺乏与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相关性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评估维生素D水平对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于生后2 h内入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胎龄<36周的早产儿429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儿是否发生NEC,将429例患儿分为NEC组(n=22)和非NEC组(n=407)。采集早产儿及其母亲入院时外周静脉血进行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检测,比较两组早产儿和母亲血清25-OHD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早产儿和母亲血清25-OHD水平相关性,比较两组早产儿维生素D缺乏情况,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儿NEC影响因素。结果 NEC组母亲和早产儿血清25-OHD水平均显著低于非NEC组(P<0.001)。两组母亲和早产儿之间血清25-OHD水平均呈正向关(P<0.001)。非NEC组与NEC组早产儿维生素D水平在正常、不足、缺乏、严重缺乏等状况的分布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母亲和早产儿25-OHD水平、机械通气持续时间、用氧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可能是NEC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母亲和早产儿低血清25-OHD水平与早产儿NEC的发生可能具有相关性,提示母孕期补充维生素D对于预防早产儿NEC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杨玲蓉李桦张彤赵如翠
关键词:维生素D25-羟基维生素D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
一起暴发宋内志贺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某小学暴发的宋内志贺菌食物中毒大便培养阳性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志贺菌监测、分离、鉴定依照《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药敏试验采用K-B扩散法。共获得245份大便培养阳性病例完整的病例资料,其中男126例,女119例。结果发热、呕吐、腹痛、寒颤、里急后重是多数患儿的首发症状,男生的腹泻次数与女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白细胞、中性细胞比例,中性细胞绝对值,低血钾,大便常规白细胞构成比、红细胞构成比、脓细胞阳性率、隐血阳性率,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大便常规中吞噬细胞阳性率高于男生(P<0.05)。结论宋内志贺菌感染多呈不典型发作,部分临床特征有性别差异。
陈桂华邓建军陈昌辉朱渝乔勇李晓辉何亚薇李桦余华蒋虹张熔彭茜李运璧万朝敏
关键词:儿童
美洛西林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7
2017年
目的探究美洛西林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诊治的肺炎链球菌肺炎患儿9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美洛西林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评价治疗的安全性。结果试验组的退热时间、咳嗽咳痰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胸片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洛西林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疗效更好,且有更好的安全性,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龚庆华李桦杨涛毅
关键词:美洛西林阿奇霉素肺炎链球菌疗效
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前瞻性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30
2016年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感染流行病学基本特征。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流行病学断面研究方法,对中国川西地区4家医院0~17岁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对Hi流行菌株进行生物学分型、PCR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4家医院0~17岁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5748例,痰培养送检率46.96%(2699/5748),痰培养病原菌阳性率43.53%(1175/2699);272例分离出Hi279株,Hi阳检率10.08%(272/2699);279株经PCR鉴定均为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生物学分型以I型39.07%(109/279)和Ⅳ型50.90%(142/279)为主;临床诊断毛细支气管炎12.50%(34/272)、其他下呼吸道感染87.50%(238/272),新生儿肺炎2.57%(7/272),肺炎合并脓毒血症2.21%(6/272);4家医院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Hi总阳检率比较χ2=112.561、P=0.000,毛细支气管炎Hi阳检率比较Fisher确切概率P=0.001,其他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Hi阳检率比较χ2=108.876,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中介2.87%(8/279)、耐药1.79%(5/279),β-内酰胺酶阳性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菌株0.72%(2/279)。结论中国川西地区0-17岁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所分离Hi全部为不可分型菌株,生物学分型以I型和Ⅳ型为主,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菌株和β-内酰胺酶阳性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菌株在川西地区出现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胡俊王晓蕾艾涛谢晓平刘小芸刘华伟杨莉莉李桦杨涛毅张彤张砺杨钊邓全敏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
新生儿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前瞻性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与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了解新生儿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Hi)感染发生情况、流行菌株生物学分型和菌株耐药背景以及Hi新生儿肺炎临床基本特征。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流行病学断面研究方法,对中国川西地区4家医院0—28d入院初步诊断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对Hi流行菌株进行生物学分型、PCR鉴定和药敏试验;以出院诊断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Hi分离阳性者为病例组,按1:1提取同期住院新生儿肺炎Hi分离阴性者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参加调查的4家医院入院诊断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757例,痰培养送检率95.51%(723/757),痰培养病原菌总阳性率15.63%(113/723);Hi阳性率1.94%(14/723),占新生儿呼吸道分离病原菌的12.39%(14/113)。全部14株Hi经PCR鉴定均为不可分型Hi;生物学分型I型57.1%(8/14)、Ⅲ型14.3%(2/14)、Ⅳ型28.6%%(4/14);分离的14株流行菌株β-内酰胺酶阳性率35.7%(5/14),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7.1%(1/14),β-内酰胺酶阳性氨苄西林耐药35.7%(5/14),头孢呋辛耐药和中介率均为14.2%(2/14),头孢克洛耐药率35.7%(5/14),氧氟沙星耐药率21.4%(3/14),未发现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噻肟耐药菌株。对10例出院诊断为新生儿肺炎的Hi阳性病例进行1:1配对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在一般情况、临床主要症状、肺部体征、X线胸片表现以及白细胞分类和C-反应蛋白水平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西地区新生儿Hi感染流行菌株全部为不可分型,生物学分型为I型、Ⅲ型和Ⅳ型;新生儿未分型Hi肺炎临床表现与其感染性肺炎并无明显差异。
李桦王晓蕾杨涛毅张彤胡俊巨容谢晓平邓全敏郭慧敏
关键词:嗜血杆菌流感感染性肺炎耐药率新生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